-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皮膚癌的臨床表現多樣,常見的有皮膚腫物、潰瘍、顏色改變、瘙癢、疼痛等。 1.皮膚腫物:表現為局部出現結節或腫塊,質地較硬,表面可能粗糙不平。 2.潰瘍:癌灶處的皮膚可能發生潰瘍,難以愈合,邊緣不規則。 3.顏色改變:皮膚顏色可能加深,如變黑或出現不均勻的色素沉著。 4.瘙癢:部分患者會感到癌灶部位有明顯的瘙癢感。 5.疼痛: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疼痛,尤其在觸碰或壓迫時。 6.皮膚感覺異常:如麻木、刺痛等。 當皮膚出現上述異常表現時,應提高警惕,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2-11 14: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鱗狀細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轉化而成。生長較快,早期即形成潰瘍。有的呈結節樣或菜花狀,向深部侵犯較小,基底可移動;有的呈蝶狀,向深部浸潤較明顯,破壞性大,常累及骨骼。鱗狀細胞癌常伴有化膿性感染,伴惡臭、疼痛。多見區域性淋巴結轉移,患者頭部巨大鱗狀細胞癌,其惡臭無比,膿性分泌物較多,易出血;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其發病部位以粘膜皮膚連接處鱗狀細胞癌發展最快,粘膜發病者更容易轉移。2.基底細胞癌起病時常無癥狀,初期多為基底較硬斑塊狀丘疹,有的呈疣狀隆起,而后破潰為潰瘍灶改變,不規則,邊緣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長緩慢。轉移者極少,先發生邊緣半透明結節隆起淺在潰瘍,繼之漸擴大,可侵蝕周邊組織及器官,成為侵蝕性潰瘍。 3.鱗狀細胞癌以30~50歲年齡多發,基底細胞癌50歲以上多發。前者發病快,常在短期內快速生長;后者緩慢。鱗癌好發于下唇、舌、鼻、外陰、多發于皮膚粘膜交界點、潰瘍邊緣高起、紅硬、呈環狀、菜花樣外觀,周邊炎性反應顯著,多有區域淋巴腺腫大。基底細胞癌好發于眼眶、內眥、鼻、頰、前額、手背;潰瘍邊緣呈蠟狀、結節形、卷起,包有的呈黑色,炎性反應輕微或無,轉移極少,主要向深部組織浸潤。
2015-12-18 05: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皮膚癌起病時常無癥狀,初期多為基底較硬斑塊狀丘疹,有的呈疣狀隆起,而后破潰為潰瘍灶改變,或是不定性潰瘍等改變的可能的,所以是需要進行病理檢查明確所以如果是考慮皮膚癌多是建議活檢病理檢查對皮膚癌的分類以及治療方法極其重要。治療多是結合化療等治療或是結合手術等治療改善
2015-12-17 20: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基底細胞癌:皮膚起初為米粒大或豌豆大黃紅色有蠟樣光澤的堅硬結節。上有黃褐色或暗灰色癡皮,隨后可出現潰瘍,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整齊的侵蝕性潰瘍,觸之易出血。鱗狀上皮癌:皮膚起初出現疣狀結節,基底部較硬,表面呈暗紅色,角質不易剝離,用力剝去易出血。繼而中央破潰,形成潰瘍,邊緣隆起充血。
2015-12-17 20: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