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大腦供血不足導致頭暈且低血壓,可能與血管狹窄、血液黏稠、心臟功能異常、血壓調節失衡、頸椎病變等有關。治療通常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 1. 血管狹窄:血管狹窄會影響腦部供血。可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 2. 血液黏稠:血液黏稠度高時血流不暢。可用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調節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 3. 心臟功能異常:心輸出量不足可引發。可服用改善心功能的藥物如芪藶強心膠囊。 4. 血壓調節失衡:血壓不穩定影響供血。可選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有助于調節血壓。 5. 頸椎病變:頸椎問題壓迫血管。可適當使用改善循環的藥物如銀杏葉片。 需要注意的是,用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勞累等。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2-12 20: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腦供血不足可引發腦缺血缺氧,使腦實質發生廣泛彌散性病變,腦的整合機能就會明顯受損.患者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肢體麻木,失眠,多夢,記憶力明顯減退等癥狀.有的還會表現為性格突然改變,與平日反差極大等.早期腦供血不足是可逆的,只要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就可避免或延緩中風的發作.一旦出現了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癥狀時,要盡快就醫,找出病因,并針對病因及時治療.
2015-12-18 04: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