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等相關檢查結果異常意味著什么?
輔助檢查:中性粒細胞百分數:0。401淋巴細胞百分數:0。421單核細胞百分數:0。159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5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中性粒細胞百分數、淋巴細胞百分數、單核細胞百分數以及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出現異常,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與疾病相關,如感染、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病、藥物影響等。 1. 感染:細菌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可能增多,病毒感染則淋巴細胞增多。常見的如肺炎、流感等。 2. 血液疾病:像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會影響各類血細胞的比例和數量。 3. 自身免疫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導致血細胞異常。 4.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抗甲狀腺藥物等可能引起血細胞變化。 5. 生理因素:劇烈運動、飽餐、寒冷刺激等,可能短暫影響這些指標。 總之,當中性粒細胞等相關檢查結果異常時,需要綜合個人的癥狀、體征以及其他檢查結果來判斷具體原因。如有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一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15 16: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原因不一定能找到的.白細胞減少癥和中性粒細胞缺乏癥都是由于各種病因引起的一組綜合征.即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持續低于4.0×10^9(9次方)/L時為白細胞減少癥;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0.5×10^9(9次方)/L時稱粒細胞缺乏癥;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在成人低于2.0×10^9/L時稱中性粒細胞減少癥.一般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0×10^9/L時對身體的抵抗力并無明顯影響.本病的病因有原因不明和繼發性兩種,后者主要由某些藥物、理化因素、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造血系統疾病及免疫系統疾病等所致.如果是原因不明的則找不到明確的原因.引起白細胞減少的藥物主要有:(1)抗生素:氯霉素、大劑量青霉素、氨芐青霉素、新生霉素、2性霉素B、頭抱菌素類和磺胺類藥物等.(2)抗結核藥:鏈霉素、異煙肼、利福平、對氨水楊酸類等.(3)抗瘧藥:阿的平、奎寧、撲瘧喹啉、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等.(4)抗甲亢藥:他巴唑、甲亢平、硫氧嘧啶類等.(5)降血糖藥:甲苯磺丁腺(D860)、氯磺丙脲.(6)抗高血壓藥:利血平、硫甲丙脯酸、甲基多巴、肼苯達臻等.(7)抗心律失常藥:心得安、奎尼丁、普魯卡因酰胺等.(8)抗癌藥:氮芥、環磷酰胺、白消安、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氟脲嘧啶、長春新堿等.(9)解熱鎮痛藥:消炎痛、布洛芬、氨基比林、安乃近、阿司匹林、非那西丁、鎮痛新等.(10)抗精神病藥:氯丙臻、苯妥英鈉、巴比妥類等.(1l)利尿藥:雙氫克尿噻、利尿酸、速尿等.(12)抗抑郁和安定類藥:安定、利眠寧、眠爾通、丙咪臻、氯咪臻等.(13)抗組織胺類藥:苯海拉明、異丙臻等.治療:首先應仔細查找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根據病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如因藥物引起者,應立即停藥.促白細胞生成藥物臨床應用種類較多,但療效均難以確定.如維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種粒細胞減少癥.維生素B4、鯊肝醇、肌苷、脫氧核苷酸、康力龍等對抗癌藥、放療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細胞減少有較好療效.在病因治療同時,對上述藥物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4-6周,觀察是否有使白細胞回升效果,切勿認為藥物越多越好,而同時使用數種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進骨髓釋放細胞進入外周血循環,當粒細胞減少是因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時,有較好且持久的療效.此外還可以加用中藥治療,效果更佳.平時多吃豬蹄、花生米、骨髓等.
2015-12-17 11: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