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陰虛是中醫術語,指體內陰液不足,不能制陽,從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如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等。 1.五心煩熱:自覺兩手心、兩足心發熱,并伴有心胸煩熱。這是陰虛生內熱的常見表現。 2.潮熱盜汗:定時發熱或定時熱勢加重,如潮水之有定時,夜間入睡后出汗。 3.口干咽燥:陰液不足,不能滋潤口咽,導致口腔和咽喉干燥。 4.形體消瘦:陰虛不能濡養肌肉,身體逐漸消瘦。 5.舌紅少苔:陰虛時,舌頭呈現紅色,舌苔較少。 陰虛是一種常見的中醫證候,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熱病之后、雜病日久、過度勞累等。若出現陰虛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中藥調理、飲食調養等方法改善。同時,要注意避免勞累、保持心情舒暢。
2025-01-16 23: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陰虛表現為:腰膝酸軟、5心煩熱、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盜汗,男子遺精早泄,女子經少經閉、大便秘結、舌紅少苔、脈細等表現。可用6味地黃丸治療,陰虛火旺者可用知柏地黃丸。
2015-12-17 1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