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治療方法
牙周病如何治療?牙周病有哪些治療方法?上牙內側牙齦萎縮嚴重,但牙齒沒動搖。今日去醫院就診,說是牙周病,清潔牙齒洗。因為有事出差,兩個地方的醫生說法不一樣,一個說必須連續三次去洗牙深層清潔,而且去的間隔時間是一星期以上。一個說先洗兩次后來就可以一個月去一次,而且說四天就可以去第二次,請問時間間隔短,有沒有關系。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黨保平 主治醫師
西京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牙齦出現萎縮考慮牙結石過多,刺激牙齦引起的牙周炎。可以進行洗牙,去除刺激源后牙齦就會恢復。一般建議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洗牙,進行口腔保健,這樣有利于牙齒的生長牢固。洗牙不用去很多次的,不用分開進行洗。可能你的牙齒有齲壞,需要進行補牙,所以醫生建議你要去好幾次。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仍有疑問,建議可到醫院就診當面咨詢醫生。
2018-11-21 14:4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牙周病是發生在牙齒支持組織的炎癥,牙周萎縮和變性是一種原發慢性破壞性疾病,病因復雜至今尚未十分明確。全身因素與營養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有關。局部因素為口腔衛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結石刺激,特別是齒齦下牙石危害性最大。此外,創傷、不良修復體的刺激.也星病因之一。得了牙周病的一些表現主要癥狀是牙齦紅腫、出血、牙齦溢膿、牙齒松動,咀嚼無力,食欲減退。牙周病的防治與護理同齲齒的護理一樣,關鍵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堅持正確刷牙,按摩牙齦,促進牙齦血液循環,增強牙齦組織的抗病能力。注意鍛煉身體,增強機體免疫力。除去局部刺激因素、清潔牙齒和刮除牙周的牙石、牙垢、矯正不良修復體及矯治食物嵌塞,基本可治愈。補充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食品,可調節牙周組織的營養,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復。牙周病發病后應積極治療,初期療效尚好,病變很易阻止,晚期療效較差,以致可喪失牙齒。
2015-12-17 02: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毋霞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口腔科
-
你好,他可以服用最新的生物科技療法—牙黃金,其所蘊含的生物萃取成份,能通過口含直接被萎縮的牙齦吸收,迅速恢復營養代謝而膨脹再生,重新包裹牙根,同時,恢復了營養的牙齦也恢復免疫機能,從而有效抵御和消除牙周病。通常使用一個護理周期2個月,康復效果才會才會明顯。
2015-12-17 00: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飲食上應盡量避免吃辛辣,對口腔刺激性較大,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果有抽煙不良嗜好的,最好別抽,不抽煙對口腔健康和身體健康都很有好處,保持營養均衡就可以了,治療上面可以吃一些消炎類的藥物,一定更要按時吃藥,保持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2015-12-16 17: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牙齦炎只需要潔治(洗牙)就夠了,而牙周炎的治療包括多個方面,潔治,刮治,牙周手術,調[牙合],修復,正畸等,通常是一個系統的過程. 2.潔治(洗牙):除去牙冠部直視下可見的牙石和牙菌斑. 3.深部刮治(深刮):除去隱匿在牙周袋內的牙石和牙菌斑. 4.牙周手術:不少患者還要進行牙周手術,翻開牙齦徹底清除病變組織,除齦下牙石后,對內壁的病理性肉芽用探針蘸腐蝕性藥物(如碘酚)進入牙周袋達到治療效果.有時還要手術清除牙周袋,牙周袋不深者可將牙周袋切除,深牙周袋可采用內壁刮除術,切除新附著術,翻辨術等.使牙周組織恢復健康.手術不需住院,在門診進行,無大痛苦,術后反應不大. 5.其他治療:全身配合治療,選用促使牙周組織修復及輔助改善炎癥的藥物,如牙周寧,中藥固齒劑,維生素類藥,滅滴靈,螺旋霉索等. 6.牙周病患者多伴有牙齒的松動,在牙周基礎治療后可以通過結扎或固定夾板,將松動牙連接并固定在鄰近穩固的牙齒上,使幾個牙齒形成一個整體,合理分配咬合力,充分發揮牙周組織的代償能力,保存牙列.松動牙固定可分為暫時性固定和永久性固定.暫時性固定可用牙線結扎法和不銹鋼絲結扎法.永久性固定則可使用內外固位的夾板或固定冠橋完成.
2015-12-16 15: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一旦發生牙周炎應早期治療,因為其預后與病變嚴重程度有關。牙周炎治療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非手術治療階段,目的在于選用牙周病常規的治療方法,清除或控制臨床炎癥和咬致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潔,拔除預后差和不利修復的牙,齦上潔治,齦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選用抗菌藥控制炎癥,咬頜調整等。第二階段為調整治療階段,包括牙周手術治療,松動牙固定及其永久性修復治療等,一般于非手術治療3個月后進行。第三階段為牙周維持治療階段,每半年兩次,包括檢查菌斑控制情況,衛生宣教,拍片檢查,以進一步擬訂治療計劃。牙周治療成功與否關鍵有兩點:周密的治療計劃和醫生細致,精湛的治療。病人堅持良好的自我菌斑控制。后者較前者更為重要,否則醫生的工作將是事倍功半,疾病也將再度發生。
2015-12-16 15: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