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是何病癥?如何診治及自我判斷?
言語不清。肌張力高,走路不穩,指鼻實驗不能完成,醫院說是共濟失調,請問各位老師共濟失調是怎么回事?應該怎么樣治療?自己如何判斷自身是否共濟失調??共濟失調患者為什么消瘦?共濟失調患者在飲食上要注意什么呢?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共濟失調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表現為運動協調障礙。其成因多樣,包括遺傳、腦血管疾病、感染、中毒、免疫性疾病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等。自我判斷可通過一些簡單動作。患者消瘦可能與營養攝入不足、代謝異常等有關。飲食上需注意營養均衡、易消化等。 1.病因:遺傳因素如遺傳性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腦血管病如腦梗死、腦出血;感染如腦炎;中毒如酒精中毒、藥物中毒;免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 2.癥狀:肢體運動不協調、平衡障礙、言語不清、眼球震顫等。 3.診斷:醫生通過神經系統檢查、影像學檢查(如頭顱 CT、磁共振成像)、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判斷。 4.治療:藥物治療,如使用營養神經藥物甲鈷胺、維生素 B12 等;改善腦循環藥物如尼莫地平;抗膽堿能藥物如苯海索。同時結合康復訓練,如平衡訓練、步態訓練。 5.自我判斷:可嘗試閉目站立、指鼻試驗、跟膝脛試驗等,若動作完成困難,可能存在共濟失調。 6.消瘦原因:疾病導致吞咽困難影響進食;機體代謝紊亂消耗增加;活動受限能量消耗減少。 7.飲食注意:保證蛋白質攝入,如瘦肉、魚類;多吃新鮮蔬果;避免油膩、辛辣食物;少食多餐,保證營養充足。 共濟失調的診治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和康復訓練,以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15 14: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腦性共濟失調可通過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動作來觀察,如穿衣,系扣,端水,書寫,進食,言語,步態等.行走不穩,步態蹣跚,動作不靈活,行走時兩腿分得很寬;成年發病者,步行時不能直線.忽左忽右呈曲線前進,表現為剪刀步伐,呈“Z”形前進偏斜,并努力用雙上肢協助維持身體的平穩.肌張力的改變隨病變可由降低而轉變為痙攣狀態,共濟失調步態也可隨之轉變為痙攣性共濟失調步態.站立不穩,身體前傾或左右搖晃,當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時,搖晃不穩更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訴.患者常常說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時,行走不穩更明顯,更易摔倒”.隨病情的進展,患者可表現起坐不穩或不能,直至臥床.
2015-12-16 23: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