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歲女患者右側髖關節手術有風險嗎
患者女53歲小時患有小兒麻痹癥此次病情:1.右側股骨頭偶爾疼痛有一年多了;2.走路需要扶住物體.3.做X光檢查:右側股骨頭向上移位右側股骨頭變扁骨質密度普遍減低關節邊緣硬化髖臼窩變淺左側髖關節未見異常4.印象:右側髖關節半脫位;右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1.吃了些藥2.做過理療、按摩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現在醫生決定動手術把骨頭補回再接回原處我想問問這樣的手術有風險嗎()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任何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右側髖關節手術也不例外。風險因素包括患者身體狀況、手術操作難度、術后并發癥、麻醉風險以及康復情況等。 1. 患者身體狀況:53 歲且小時患小兒麻痹癥,身體基礎條件可能較差,影響手術耐受和術后恢復。 2. 手術操作難度:髖關節結構復雜,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血管、神經損傷等情況。 3. 術后并發癥:如感染、出血、深靜脈血栓形成等,會影響手術效果和康復進程。 4. 麻醉風險:可能出現麻醉藥物過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 5. 康復情況:術后康復不當,可能導致關節活動受限、疼痛持續等問題。 雖然手術存在風險,但醫生會在術前充分評估患者情況,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和應對措施,以降低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患者及家屬應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手術的利弊,做出明智的決策。
2025-01-15 14: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現代醫學認為其發病可能由慢性損傷或炎癥引起的髖關節液增多使關節內壓增高影響股骨頭血供股骨頭骨骺的先天性缺陷、內分泌紊亂等也可能與發病有關病機主要為股骨頭骨化中心的缺血壞死(或稱軟骨下壞死)可分為四期(1)缺血期:骨化中心的骨細胞依賴血供維持營養血管須穿過骺板才能到達骨化中心骨骺缺血后骨細胞和骨髓細胞即死亡骨化中心停止生長但骨骺軟骨的營養來自關節液故仍存活繼續生長并較一般為厚此期可延續幾個月至一年余臨床癥狀不顯著常被忽視(2)血供重建期:新生血管從周圍組織長人壞死的骨化中心吸收死骨沉積新骨逐漸代替新骨軟而可塑長期輕微暴力可使新骨再吸收形成纖維肉芽組織此期可持續1-4年此期治療極為重要股骨頭易發生畸形治療確當者可避免發生畸形
2015-12-16 06: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