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但出現血小板減少,可能與乙肝病毒相關、脾功能亢進、免疫因素、骨髓抑制、藥物影響等有關。 1.乙肝病毒相關:乙肝病毒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導致血小板生成減少。需要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等。 2.脾功能亢進:乙肝可能引起脾臟腫大,脾功能亢進,破壞血小板增多。嚴重時可能需要脾切除。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異常可能導致血小板破壞增加。可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 4.骨髓抑制:某些治療乙肝的藥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 5.藥物影響:同時服用的其他藥物可能影響血小板。需排查并調整用藥。 總之,慢性乙肝患者出現血小板減少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受傷。
2025-01-16 22: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不知道你的血小板具體是多少?血小板減少是要引起重視的,誠如上面馬大夫說的。因為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常常會影響骨髓造血功能,其程度可以不同,而首先造成血小板減少,進而白血病、紅細胞也會減少,被稱為肝性貧血,甚至成為肝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2015-12-16 20: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小板是參與凝血機制的,它的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在臨床上輕微的可見皮膚粘膜出血,如:身上的出血點、紫癜、瘀斑。再重一點的可見臟器出血,最為常見的是消化道出血,更為嚴重的也可見顱內出血,這是要危及生命的。
2015-12-16 19: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