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部分行為表現異常的原因及應對
時你讓她拍手歡迎她就做,現在只有在她高興時或和我學拍手時做,自己無意識的謝謝手勢,再見手勢,拍手,高興手手勢,雙手撓手勢。你讓她做她不做,總是自己做。能聽指令的有知道親親,拉大距知道前后坐著晃。有時跟我學動作。現在我說一句她就跟著說一句。知道厲害喊。知道打人,巴拉人。不找外人,認識家人。不讓外人抱。知道指人,指五官。指家具。但要是離遠一步就不指了,不知什么原因?認識家人,但問家人在哪,在外面知道用眼睛找,在家里基本不找。有時用眼睛看笑,不用手指人在哪。和她說話有表情有時笑,叫她名字知道回頭有表情。愿意藏貓玩,往臉上放一塊毛巾知道用手拿下來。知道和大人要心眼。知道出怪出。要東西知道給,要她的水知道給大人喝。知道拿著毛巾舉起和你藏貓玩。和她說話有表情笑。我要是說什么話或什么動作,她就笑我,感覺好奇好玩。就是在外面不聽指令,再見到現在還不會。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兒童的行為發展具有個體差異,可能受生理、心理、環境、教育和社交等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神經系統發育、情緒感知、家庭氛圍、教育方式以及與他人互動的經歷等。 1.生理因素:兒童的神經系統在不斷發育完善中,某些行為可能是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的表現。例如,控制動作和聽從指令的能力可能還不夠協調。 2.心理因素: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會影響其行為。高興時更愿意配合,不高興則可能抗拒。 3.環境因素:家庭環境的穩定與和諧對孩子行為有重要作用。不良環境可能導致孩子行為不穩定。 4.教育方式:家長的教育方法是否恰當,如指令是否清晰明確,引導是否耐心等。 5.社交經驗:與外界接觸少,對陌生人有防備心理,影響其在外面聽從指令的能力。 家長應耐心觀察孩子的行為,為其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采用恰當的教育方式,如有必要,可咨詢專業醫生,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2025-01-16 20: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外面主要是新鮮事食物太多了,無暇理會您的指令。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正常,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脾氣,您可以咨詢一下您身邊的朋友,看看他們的孩子是什么樣子的,通過您的訴說我認為您的孩子很好,但是如果擔心可以去醫院檢測一下。
2015-12-16 15: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孩子的智力是應該沒有問題的,可能是環境改變了,小孩子不很適應,現在才一歲多點,等到大些就好了。不過作為家長關心寶寶的發育也是正常的,你可以帶孩子去兒科做一下評價,不只是智力發育,各方面的運動發育,語言的功能都可以評價一下,就明確到底有沒問題了。
2015-12-16 09: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可能孩子的興趣發生了改變,你的寶寶很健康,你可耐心引導啟發。
2015-12-16 00: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一周歲正常兒的大動作發展正常的應輕拉手能走3步以上,寶寶能有意識地稱呼“爸爸、媽媽”,會有所指,會自己捧著杯子喝水,愛玩拍手游戲,可以在白紙上握筆自由涂鴉,能夠將小木塊放到杯子中。擔心孩子智力發育低下的,及時做智力測驗。測試某些動作,醫生會先做給寶寶看,再讓寶寶模仿,如把積木放入小杯中、把小圓珠子倒出小瓶、開瓶蓋等。如果測試結果顯示正常,就不用擔心了。
2015-12-16 00: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