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乳房下方浸潤性導管癌術后化療相關咨詢
確診為右側乳房下方患浸潤性導管癌,14枚淋巴結未見轉移,采取改良根治術加脾瓣轉移術,術中切除腫塊大小為0.7*0.7*0.8cm,免疫組化各項指標為:ER:+;PR:++;PS2:-;P53:-;CErbD-2:-;NM23:+;BcL-2:+.03月20開始第一次化療,使用藥物為斯區蒂和表阿霉素,外加泉升和特爾立,有些專家說需要化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右側乳房下方患浸潤性導管癌,行改良根治術加脾瓣轉移術,術后化療方案及免疫組化指標等備受關注,包括化療藥物選擇、副作用應對、后續康復等。 1. 疾病介紹:浸潤性導管癌是乳腺癌常見類型,癌細胞突破導管基底膜向間質浸潤。 2. 手術意義:改良根治術加脾瓣轉移術旨在盡可能切除腫瘤組織,降低復發風險。 3. 化療方案:斯區蒂和表阿霉素是常用化療藥物,可抑制癌細胞生長和分裂。 4. 免疫組化指標意義:ER+和PR++提示激素治療可能有效;PS2-、P53-、CErbD-2-、NM23+、BcL-2+等也為后續治療提供參考。 5. 化療副作用:可能有脫發、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干預緩解。 6. 后續康復:保持良好心態,適量運動,定期復查。 綜合治療和科學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后,患者需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囑。
2025-01-15 17: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建議手術后采用中醫動態的療法治療,通過中草藥殺死殘余癌細胞,提高免疫力,防止復發轉移等,有效的控制病情,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病情得到明顯好轉,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2015-12-16 11: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化療是把雙刃劍,在起到良好效果的同時也會給身體正常細胞造成損傷,當然也存在個體差異,但如果與中藥抗腫瘤藥物配合治療,可以在加強療效的同時,中藥削減化療的毒副作用,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015-12-16 06: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是否需要化療,醫生會提出建議的.,
2015-12-16 05: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你說的情況不建議化療,化療有可能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許多有效的奇方秘方,最好采用有效的傳統中藥降香、茯苓、白術、八月札、知母、片姜黃、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補骨脂、獨活、石菖蒲、仙鶴草、大薊、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當歸、土鱉蟲等治療,康復的希望很大,許多患者康復后能夠長期存活,希望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15-12-16 02: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