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急性乳腺炎常見癥狀有乳房紅腫、疼痛、發熱等,哺乳期慢性乳腺炎癥狀多為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等。治療上,可使用抗生素、中藥等。治療方法包括局部熱敷、排空乳汁等。 1. 急性乳腺炎癥狀:乳房局部紅、腫、熱、痛,可伴有寒戰、高熱。炎癥嚴重時,可能形成膿腫。 2. 哺乳期慢性乳腺炎癥狀:乳房內有腫塊,質地較硬,邊界不清,乳頭可能有溢液,多為淡黃色或血性。 3. 急性乳腺炎治療:早期可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呋辛等,同時配合局部熱敷、按摩促進乳汁排出。若形成膿腫,需切開引流。 4. 哺乳期慢性乳腺炎治療:可口服中藥如蒲公英顆粒、乳癖消片等,局部理療也有一定幫助。若病情頑固,可能需手術治療。 5. 注意事項:患病期間要注意休息,保持乳頭清潔,飲食清淡,避免擠壓乳房。 總之,無論是急性乳腺炎還是哺乳期慢性乳腺炎,都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以促進康復。
2025-01-16 00: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療方式: 急性膿腫型:應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行膿腫引流術。術中如見擴張的導管內有膿液流出,應作適度搔刮,刮除病變的導管。單純切開引流易復發。 炎性腫塊型:只要炎癥局部良好,即使有中央膿腫形成,還應力爭切除炎塊及周圍的擴張導管。 慢性瘺管型:可作瘺管切開,擴大引流,或徹底切除瘺管及周圍炎癥組織和擴張的導管。切口可I期縫合或延期縫合。盡量保留乳房。當久治不愈的瘺管或讀發瘺管伴乳房嚴重變形者,可以考慮作皮下乳房切除術或全乳切除術。部分年輕患者可同期或擇期作乳房再造術。
2015-12-16 17: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是產褥期的常見病,是引起產后發熱的原因之一,最常見于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癥狀有主要是乳房的脹痛,局部皮溫高、壓痛,出現邊界不清的硬結,有觸痛。建議用中藥外敷以促進炎癥的吸收或配合理療,同時配以行氣活血,疏肝理氣,疏經活絡,徹底清楚內分泌紊亂,肝氣不疏所致的痰、瘀、邪、毒并逐出體外。
2015-12-16 12: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是產褥期的常見病,是引起產后發熱的原因之一,最常見于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而哺乳的開始最為常見。乳腺炎的病因常有乳汁的淤積、細菌的侵入乳頭內陷時嬰兒吸乳困難,易造成乳頭周圍的破損,是細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徑等。這主要表現有乳房的脹痛,局部皮溫高、壓痛,出現邊界不清的硬結,有觸痛等。其主要的治療方法為中藥外敷治療乳腺炎等,建議找專業醫生檢查治療為宜。
2015-12-16 09: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病情分析:您好,臨床上以無痛性乳房腫塊為主要癥狀,好發于乳房的外上部位,約75%為單發,少數為多發,一般不伴有乳房疼痛及乳頭溢液,外科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法,乳房纖維腺瘤雖屬良性,但有惡變可能,故一旦發現,應予手術切除。手術可在局麻下施行。顯露腫瘤后,連同其包膜整塊切除。切下的腫塊必須常規地進行病理檢查,排除惡性病變的可能。
2015-12-16 03: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包括乳頭炎、乳暈炎及乳腺炎。最常見于哺乳期,尤其是初產婦。有文獻報道急性乳腺炎初產婦患病率為50%,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4:1。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但以產后3—4周最為常見,故又稱產褥期乳腺炎。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其次是鏈球菌,如不及時處理,則發展為蜂窩織炎、化膿性乳腺炎或乳腺膿腫。發病率為2.9%~4.8%。乳汁淤積和細菌入侵是兩大發病原因,前者主要由于乳頭過小或內陷、乳汁過多和乳管不通致排空不暢所致;入侵細菌多來源于乳頭皮膚的破損、不良哺乳習慣、嬰兒口腔炎癥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