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乙狀結腸處有糜爛面,出現便不成形、發粘、排便不暢、拉不凈、左腹隱痛、消瘦、乏力等癥狀,可能與炎癥、感染、免疫異常、飲食不當、精神因素等有關。 1.炎癥:長期的炎癥刺激可導致乙狀結腸黏膜受損,出現糜爛。如潰瘍性結腸炎,需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等藥物治療。 2.感染: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可能引發,如細菌性痢疾。可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生素,如諾氟沙星、頭孢曲松等。 3.免疫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乙狀結腸,如克羅恩病。治療常使用免疫調節劑,像硫唑嘌呤等。 4.飲食不當:長期高脂、高糖、低纖維飲食,刺激腸道。應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蔬果攝入。 5.精神因素:長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影響腸道功能。需注意心理調節,必要時進行心理治療。 總之,出現乙狀結腸糜爛及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并注意飲食和情緒的調節,促進康復。
2025-01-15 15: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建議住院治療比較好
2015-12-14 22: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