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受傷后雙膝不適,如何明確病因與治療?
12歲左右因學騎自行車曾跌傷右膝,以后膝關節總是有僵硬感,不舒服感,后期出現雙膝軟現象,貼膏藥稍好一點,2013年,因不慎又摔了一跤,9月份到安徽省立醫院檢查MR報告:雙側髕骨骨緣見唇樣骨質增生改變,余膝關節諸組成骨質完整。內外側半月板形態正常,左膝內側半月報后角及右膝外側半月板前角均可見斑點狀高信號,尚未及關節面緣。前后交叉韌帶及內外側韌帶結構完整,信號均未見明顯異常。兩側膝關節腔及髕上囊均見斑片狀T1、T2液性信號。診斷意見:1雙側髕骨骨緣骨質增生。2左膝內側半月板后角及右膝外側半月板前角退變(I-II°)3雙膝關節積液。主要癥狀:雙膝軟無力,時有僵硬感,腫脹感、下蹲難受、不痛。不知為啥治療反而腫脹嚴重了。血清檢查乳酸高達34.其他檢查均正常。,骨科醫生讓我服用維生素B族,感覺有明顯效果,但持續時間不長又不行了。持續時間20-30天。骨科又讓我看神經內科,做了肌電圖,結果正常。神經內科意見傾向肌無力。但服藥無任何效果。醫生讓我做肌肉活檢未做。偶服用舒筋活血片也有作用,但保持時間不長,又不行了。,想搞清楚究竟是關節病還是肌無力?怎么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患者自12歲受傷后雙膝出現多種不適癥狀,包括無力、僵硬、腫脹等,經多項檢查仍未明確是關節病還是肌無力。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損傷程度、半月板退變、骨質增生、積液以及神經肌肉功能等。 1.損傷程度:多次受傷可能導致膝關節內部結構損傷,如韌帶、軟骨等,影響關節穩定性和功能。 2.半月板退變:半月板的退變會影響膝關節的緩沖和運動,導致不適。 3.骨質增生:髕骨骨緣的骨質增生可引起關節活動受限和不適感。 4.積液:關節腔及髕上囊的積液會增加關節內壓力,導致腫脹和疼痛。 5.神經肌肉功能:雖然肌電圖正常,但不能完全排除神經肌肉方面的問題。 綜合上述因素,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如關節鏡檢查等,以明確診斷。治療方面,可采取物理治療,如熱敷、超短波等,促進積液吸收和緩解肌肉緊張;口服藥物如氨基葡萄糖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硫酸軟骨素等,改善關節軟骨代謝和減輕炎癥;若癥狀嚴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患者應到正規醫院的骨科就診。
2025-01-14 12: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可能是關節炎的,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2015-12-14 18: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髕骨軟骨軟化退變早期,慢性磨損引起.避免著涼,劇烈活動,堅持補鈣,口服芬必得可以緩解,最好注射玻璃酸鈉,每周一次,五周一個療程.同時口服維骨力膠囊.
2015-12-14 09: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復雜的屈曲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大,結構穩定而又靈活。膝關節疼痛時有發生,而這種疼痛往往被忽視或者被人們武斷地認為是關節炎等病癥。其實,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多數關節疼痛并不是由外傷所引起。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是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際,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盡可能地保暖,可以采用熱敷的辦法;其次就是降低運動量,讓關節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關節疼痛有所好轉,那么就要去醫院就診,明確病因。詳情請點擊左側進行咨詢。
2015-12-14 07: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建議排除半月板損傷,醫生物理檢查或核磁共振檢查.
2015-12-14 06: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