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慶榮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出現腳筋拉傷以后,應立即用冰袋來敷傷處,可以涂一些紅花油等消炎的藥物,來減少出血和水腫,同時口服一些消炎止疼的藥物,兩天以后可以采用熱敷的方法,睡覺時盡量把雙腳抬高,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來減少水腫,最好臥床休養,減少一切不必要的外出活動,避免進行二次拉傷。
2019-01-02 17: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感謝你的咨詢.根據你的孩子的表現我覺得有必要排除一下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個病.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脫位多見,出生時即存在,女多于男,約6:1,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主要由于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松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也較明顯.這個疾病強調早期治療,嬰幼兒期治療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3歲后治療,即使非常成功,致35歲后將發生髖關節痛,因此強調新生兒普查,及時診治獲得痊愈.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預防注意:自行檢查的方法 首先觀察新生兒下肢的外形,可見兩側,臀部增寬,大腿短粗,小腿細長,如為單側脫位,我們可看到兩側腹股溝的皮紋長短不一,而且患側臀部及大腿皮紋也會增多,加深,會陰部增寬.如發現上述情況,可再進行以下試驗,以進一步確定有無髖關節脫位. ?。ǎ保┳屝律鷥浩脚P,將其兩足齊平,兩踝部靠攏,然后屈膝約90°.如發現雙膝高低不平,則是由于股骨脫位后上移引起,高側則為脫位側. (2)讓新生兒平臥,使其屈膝,屈髖各90°(成直角),然后握住毛毛雙膝外展,如為正常,應雙膝外側能夠觸及床面.如有脫位,則不能觸及床面.有的在外展至75~80°時會突然有一彈跳感,以后才觸及床面.
2015-12-14 21: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關節彈響,分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不知道患者有什么特別不舒服的嗎?如果沒有相關的癥狀可以先觀察
2015-12-14 19: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需要考慮關節疾病,其次就是脫位的可能性,建議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颊咴缛湛祻汀?
2015-12-14 06: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因為關節內有一個關節腔,其中有滑液,運動時有響聲可能與滑液的震動有關,如果沒有其他不適,應該是正?,F象.關節其實是一個囊,里面有骨頭的連接處和組織液,組織液對骨頭的連接處起潤滑作用.當運動量比較少的時候組織液會變少,然后運動的時候骨頭摩擦就會發出聲音了.所以維持一定量的運動的話,這種情況就會得到改善了.運動時常能聽到有人發出“嘎嘎”的聲響,比如蹲起時膝關節有響音,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脖子頸椎有聲音,攥手指聽到手指有聲音……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彈響”.一般來說,僅有彈響,外表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有活動障礙者屬于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于惶恐不安.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等,總會發生摩擦而發出聲音.在大部分人身上,這種聲響不明顯,而在有些人身上則聽起來比較清楚.特別是那些久坐的人,關節間產生的潤滑液少,加大了關節摩擦的損耗,更容易聽到彈響了.當伴有疼痛或關節活動受限時,需要到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是關節錯位或關節受損.
2015-12-14 04: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