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腋窩溫度長期處于 37.2 度左右,伴缺鐵性貧血和四肢相關癥狀,可能與感染、內分泌失調、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營養不良等有關。 1. 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可引起體溫波動和身體不適。常見的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治療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 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異常、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等可能影響體溫調節和導致貧血。需進行相關激素檢查,確診后可能使用左甲狀腺素鈉、地塞米松等藥物。 3. 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會導致免疫紊亂。常用藥物有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 4. 血液系統疾病:除缺鐵性貧血外,其他血液病也可能出現類似情況,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輸血、骨髓移植等。 5. 營養不良:缺乏鐵、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影響身體機能。需補充相應營養,如口服鐵劑硫酸亞鐵、維生素 C 等。 出現腋窩溫度異常、缺鐵性貧血和四肢癥狀,原因較為復雜。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5-01-14 19: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由于患者存在慢性慢性貧血,就會導致出現低熱,這是屬于反應熱導致。所以患者需要治療導致出現發熱的原發疾病,治療糾正貧血,給予補充飲食營養治療,多食魚肉等蛋白質飲食,以及結合補充鐵劑治療,比如硫酸亞鐵等。貧血糾正發熱就會好轉。
2015-12-14 15: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