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臟不大的原因是什么?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的血小板不是在脾臟中破壞的嗎?為什么脾臟不大?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無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學醫的求指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脾臟不大,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血小板破壞機制、脾臟自身結構和功能、免疫調節、疾病進程以及個體差異等。 1. 血小板破壞機制:雖然脾臟是血小板破壞的場所之一,但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可能還存在其他器官或組織參與血小板的破壞,并非完全依賴脾臟。 2. 脾臟自身結構和功能:部分患者的脾臟結構和功能可能相對正常,未出現明顯的腫大來應對血小板的破壞。 3. 免疫調節:自身免疫異常導致血小板被破壞,免疫系統的調節作用可能影響脾臟的反應。 4. 疾病進程:在疾病早期或病情較輕時,脾臟可能尚未出現顯著的增大。 5. 個體差異:不同個體對疾病的反應不同,有些患者脾臟對血小板破壞的代償能力較強,不一定表現為脾臟增大。 總之,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脾臟不大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于該疾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
2025-01-13 15: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因免疫機制使血小板破壞增多的臨床綜合癥,又稱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的破壞主要是由于體內的抗體的原因,脾的破壞作用并不是很大,所以肝脾不會很大,可能輕度的增大。
2015-12-14 16: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目前認為病毒感染引起ITP不是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而是有免疫機制參與;因為常在病毒感染后2~3周發病,且患者血清中大多數存在血小板表面包被抗體(PAIgG)增加,引起血小板被吞噬細胞所破壞是在脾臟中破壞的并且脾臟破壞最多,但是脾不會腫大
2015-12-14 06: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血小板來源于骨髓巨核細胞,離開骨髓腔后1/3被滯留于脾。脾也是產生血小板抗體的器官,體外培養證實慢性ITP患者脾能產生血小板特異性IgG。患者脾臟組織中的IgG量比正常對照者多5~55倍,約有0.5%~3.5%的ITP脾臟的IgG可與自身血小板或同種血小板相結合。患者脾臟每日平均所產生的抗體良比每日血小板最大結合的需要量高許多倍。目前研究結果認為,抗血小板抗體的合成首先在脾臟,骨髓和其他淋巴組織也有產生;皮質激素能抑制骨髓產生IgG,但不能抑制脾細胞產生IgG。被抗體結合的血小板也主要是在脾破壞。之所以脾臟不大,脾臟為人體最重要的外周淋巴器官,因此對抗原抗體復合物的清除能力相當強,當病情不重時,脾臟不大,但當病情嚴重時,脾臟也會增大的!
2015-12-13 22: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因免疫機制使血小板破壞增多的臨床綜合癥,又稱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較為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特點為外周血小板減少,血小板壽命縮短,骨髓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根據臨床表現、發病年齡、血小板減少的持續時間和治療效果,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見于兒童,常為自限性,慢性型好發于青年女性。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患者血清中存在著免疫性抗體,使血小板存活期縮短,血小板破壞增加,血小板減少。在部分患者,巨核細胞也可能受到抗體的影響而發生量和質的改變。大量研究結果已證實,抗體與血小板結合后與抗原提呈細胞(樹突狀細胞)的Fc受體結合,后者在共剌激分子CD40與CD154的協同作用下活化,釋放多種細胞因子促進CD4T細胞增殖,同時B細胞的Ig受體識別血小板抗原并合成大量的抗血小板抗體。
2015-12-13 21: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