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便秘,吃辣就犯且近期加重,如何改善?
我便秘很多年了,上學那會大便就干燥,有時候難受的了我就喝點蜂蜜過幾天就好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就又犯了,只要一吃辛辣的東西,保準便秘就得發作。老是好好壞壞的一直持續這么多年,最近覺得好像嚴重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多年便秘,吃辣加重且近期嚴重,可能與不良飲食習慣、腸道功能紊亂、缺乏運動、精神壓力以及某些疾病有關。 1. 不良飲食習慣:長期攝入辛辣、油膩食物,飲水不足,膳食纖維攝入少,都易導致便秘。應多吃新鮮蔬果,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喝水。 2. 腸道功能紊亂:腸道蠕動緩慢,消化液分泌不足。可通過腹部按摩、適當運動促進腸道蠕動。 3. 缺乏運動:身體活動量少,會使腸道肌肉松弛。每天應保證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等。 4. 精神壓力:緊張、焦慮等情緒影響腸道神經功能。學會放松,如聽音樂、旅游等。 5. 某些疾病:如結腸炎、腸梗阻等。若癥狀持續不緩解,需就醫檢查,明確病因。 總之,長期便秘且近期加重需重視,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2025-01-14 15: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便秘可區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急性便秘由腸梗阻、腸麻痹、急性腹膜炎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較復雜,一般可無明顯癥狀。按發病部位分類,可分為兩種:1、結腸性便秘。由于結腸內、外的機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稱之為機械性便秘。由于結腸蠕動功能減弱或喪失引起的便秘稱之為無力性便秘。由于腸平滑肌痙攣引起的便秘稱之為痙攣性便秘。2、直腸性便秘。由于直腸粘膜感受器敏感性減弱導致糞塊在直腸堆積。見于直腸癌、肛周疾病等。習慣性便秘多見于中老年和經產婦女。便秘不僅可以誘發肛腸疾病,使腸道內毒素蓄積量不斷增加,還會造成腹脹、體形肥胖變形,并出現色斑、皮膚粗糙、痤瘡等。常便秘可導致肛結直腸并發癥,比如:糞性潰瘍、腸穿孔、結腸憩室腸梗阻、胃腸神經功能紊亂(如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噯氣、口苦、肛門排氣多等)。長期的便秘更可能誘發癌變。所以請您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早檢查治療。建議您做一個排糞造影檢查,這個檢查可以用X線動態觀察模擬排便時直腸、肛管的形態變化,同時攝取靜態相、力排相、黏膜相、提肛相。這個檢查是目前確定便秘原因最準確的方法之一,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對指導治療很有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1、飲食中必須有適量的纖維素。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與水果,早晚空腹吃蘋果一個,或每餐前吃香蕉1-3個。3、主食不要過于精細,要適當吃些粗糧。4、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轉腰,讓水在腸胃振動,加強通便作用。全天都應多飲涼開水以助潤腸通便。5、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比如仰臥屈腿,深蹲起立,騎自行車等都能加強腹部的運動,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排便。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7、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要有規律。D
2015-12-14 16: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引起的原因不好確定,時好時壞需要上醫院進行確診的,患有便秘應避免過食煎炒,酒類,辛辣等食物,亦不可過食寒涼生冷食物,宜多食粗糧蔬菜,多飲水等平時生活要有規律,特別要定時排便,適當服用輕瀉劑助于排便,但排便習慣正常后,就不宜再服用.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腸胃蠕動,并可做腹部環形按摩,輕壓肛門后部等
2015-12-14 07: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便秘是一種很常見的臨床癥狀,便秘是指便次太少或排便不暢,費力困難。糞便干結且最少正常時,每日便次1-2次或2-3日排便一次,但糞便的量和便次常受食物種類以及環境的影響,許多患者的排便
2015-12-14 04: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癥狀屬于脾胃虛弱,脾有運化的能力,脾氣虛弱則運化能力下降,體內對食物的吸收差,則出現便秘建議你中藥調理,健脾益胃,你的病程較長,所以要有一定的耐心,平時多吃水果蔬菜,少食辛辣油膩食物
2015-12-14 03: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又稱干燥綜合征(sicca syndrome),是一種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自身免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稱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癥狀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服于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表現。其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一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1:20°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也見于兒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