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毛囊炎是一種常見的毛囊炎癥性皮膚病,多由細菌、真菌等感染引起。其癥狀包括毛囊紅腫、疼痛、膿皰、瘙癢等。治療方法主要有局部治療、口服藥物、改善生活習慣等。 1. 癥狀表現:毛囊口出現紅色丘疹,周圍有紅暈,逐漸發展為膿皰,可伴有疼痛和瘙癢。嚴重時可形成癤腫。 2. 病因分析:常見的病因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馬拉色菌等真菌感染、毛囊堵塞、免疫力下降、不良的衛生習慣。 3. 局部治療:早期未化膿者可外用 2.5%碘酊、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4. 口服藥物:病情較重者可口服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真菌感染可用伊曲康唑膠囊。 5. 改善習慣: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作息規律,飲食清淡,增強免疫力。 毛囊炎一般經過規范治療可痊愈,但如果不重視,可能會反復發作。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14 00: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發生的化膿性炎癥,皮疹初發于毛囊口,出現針尖至綠豆大小具有癢感的紅色毛囊小丘疹,丘疹頂端形成一個黃白色小膿頭,周圍有炎性紅暈,中心有毛囊貫穿,丘疹出現較多,散在分布,互不融合,有輕度痛感,瘙癢明顯可以口服四環素、麥迪霉素或肌肉注射青霉素,同時給予維生素B類藥物。若反復發作者,可肌注胎盤球蛋白,及外用爐甘石洗劑或魚石脂酒精
2015-12-14 02: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是化膿菌感染引起的皮膚表面炎癥,主要發生在有毛發部位,皮脂分泌過度的部位,毛囊炎癥狀以紅色丘疹,膿皰,瘙癢疼痛為主意見建議:可以口服一些消炎藥.外用10%硫磺爐甘石洗劑,10%魚石脂,復方新霉素軟膏等等消炎殺菌的藥膏外搽.還可配合紅外線,超短波照射,草藥外敷:如新鮮的公英,地丁,馬齒莧等
2015-12-14 00: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毛囊炎系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癥。伴有滲液的患者可用0.1%利凡諾溶液濕敷,炎癥緩解后可以用2%氯霉素乳劑、0.5%新霉素軟膏以及3%碘酊外搽。
2015-12-13 19: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