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背突然水腫并能擠出清水,原因及治療?
雙腳背突然水腫,用針剌破要以擠出清水來.請問是什么病引起的?用什么藥治療?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三天目前一般情況:病史:無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在村醫療室吊水,有點消退.輔助檢查: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雙腳背突然水腫能擠出清水,可能由腎臟疾病、心臟疾病、低蛋白血癥、下肢靜脈回流障礙、局部感染等引起。 1.腎臟疾病:如腎炎,腎臟功能受損,導致水鈉潴留,引起水腫。治療常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同時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2.心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輸出量減少,血液回流受阻。可使用地高辛增強心肌收縮力,配合血管擴張劑如硝酸異山梨酯。 3.低蛋白血癥:蛋白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需補充蛋白質,必要時輸注人血白蛋白。 4.下肢靜脈回流障礙:靜脈瓣功能不全等導致。可穿彈力襪,服用邁之靈等改善靜脈回流。 5.局部感染:炎癥刺激引起組織液滲出。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抗感染治療。 雙腳背突然水腫的原因多樣,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肝腎功能、心臟超聲、下肢血管超聲等,明確病因后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14 12: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病情分析:您好這樣的情況考慮是心臟疾病或者腎臟疾病建議及時的區先關檢查
2015-12-13 13: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腳腫常見的要考慮心臟,肝臟肺腎臟。希望你到醫院詳細檢查,祝您身體健康。建議您口服利尿藥.
2015-12-13 06: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到水腫,總讓人馬上聯想到是不是腎臟有問題。腳有水氣是很容易發現的,手指壓一壓腳背無法彈起來,是一般人很容易注意到的情況,有些病人還可觀察到鞋子變緊了,襪子的壓痕變深了。水腫的形成原因眾多,首先必須先看是單腳還是雙腳。單腳水腫是局部的問題,如靜脈栓塞、靜脈曲張、蜂窩性組織炎、關節炎,還有一些是外傷手術之后,局部血液或淋巴循環不良而引起的。局部的問題和全身其它器官通常沒有關系。至于雙腳都有水腫,當然也要考慮兩側同時發生的局部問題。至于兩側下之水腫,在女孩子最常見的水腫原因是和雌性荷爾蒙有關。服用避孕藥、停經之后補充女性荷爾蒙、注射排卵藥,也有些女性隨著月經周期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就會有周期的水腫。但也有一些雌性荷爾蒙過多是病態的,例如卵巢多囊性病變。再來要考慮的是服用其它藥物,如利尿劑,目前流行的雞尾酒減肥藥物中常含此藥,病患在未服用利尿劑時會有水腫,看起來胖且體重增加,因而服用更多利尿劑,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甚至影響腎功能。另外,一些降血壓藥物,如鈣離子阻斷劑、血管擴張劑均可能造成水腫,大多數病患在改用其它藥物之后都可以改善。服用非類固醇性止痛消炎藥也是常見原因。還有一類患者是找不到原因的,不過這些病患除了稍微不舒服及外觀的考慮外,沒有什幺大影響。除藥物、荷爾蒙之外,其它引起水腫的原因是要考慮腎臟、心臟及肝臟功能上的異常。心臟衰竭導致靜脈回流不佳,造成水腫,而在水腫發生時,病患通常已有呼吸困難的癥狀,病史的了解即可明確診斷。至于肝臟引起的水腫,主要是肝硬化,血清白蛋白太低所造成。一般來說,肝硬化到下肢水腫,其它肝硬化的表征,應該很明顯,例如腹水、蜘蛛痣、男性女乳癥…等,身體檢查可做鑒別判斷。至于腎臟造成的水腫,有可能是腎病癥候群白蛋白流失過多,造成血清白蛋白過低,例如一些腎炎、糖尿病腎病變、全身紅斑狼瘡…等,通常病患會發現解小便時有持久不散的泡泡,透過簡單的尿液檢查即可驗出。另外也可能是腎功能不佳,致無法排出水份,抽血檢查腎功能即可檢查出來。不過,腎功能不佳也不一定就會水腫,有時有些患者因為腎臟尿液濃縮的功能降低,小便量反而增加,患者晚上要起來解小便好幾次,這時候反而要小心脫水的可能,會更加惡化腎功能。水腫是常見的癥狀,和腎臟功能可能有關系,可是腎臟疾病并非是唯一的原因,經由抽血、驗尿等檢查及詢問病史、服用的藥物等,即可分辨真正原因回答者:知道嬌子-試用期一級6-1316:16水腫是指血管外的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體液積聚,為臨床常見癥狀之一。與肥胖不同,水腫表現為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時,有明顯的凹陷。全身性水腫按照病因可分為:(1)心源性水腫:常見于郁血性心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2)腎源性水腫:常見于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及腎病綜合癥候群等。(3)肝源性水腫:常見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4)營養不良性水腫:常見于低蛋白血癥、維生素Bl缺乏癥等。(5)結締組織病所致的水腫:常見于紅斑性狼瘡、硬皮病及皮肌炎等。(6)變態反應性水腫:如血清病等。(7)內分泌性水腫:常見于席漢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及庫欣氏綜合群等。(8)特發性水腫:如功能性水腫等。(9)藥物:藥物引起的水腫,是因為服用消炎止痛劑影響腎臟排泄機能,或類固醇制劑"美國仙丹"傷害到腎上腺機能所導致的。其它如貧血性水腫、妊娠中毒性水腫。局限性水腫包括有:(1)靜脈阻塞性水腫:常見于血栓性靜脈炎、下肢靜脈曲張等。(2)淋巴阻塞性水腫:常見于絲蟲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腫等。(3)炎癥性水腫:常見于丹毒、癤腫、蜂窩組織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腫。(4)反應性水腫:常見于血管神經性水腫、接觸性皮膚炎等。很多人水腫的發生是體質性的,不需要任何治療。但最好能在發生時,請醫師作簡單的心、肝、腎及腎上腺的篩檢,以確定病因,做到早期治療,或長期觀察追蹤。千萬記得,不要因為找不到原因,而到處看診或濫用利尿劑。--------------------------------------------------------------------------------------發汗消腫法發汗消腫法,《內經》稱之為“開鬼門”。張仲景說:“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所以,這種治療方法,主要用于身體上半部腫,或先身體上半部腫而后腫及全身,并兼見惡寒惡風、發熱等表證。在臨床上,又當根據不同病人的具體情況,選用恰當的發汗方法。1.辛涼發汗風邪外傷皮毛,水邪阻滯肌膚,郁滯化熱。癥見肢體浮腫,惡寒發熱,骨節疼痛,自汗出,口渴欲飲,小便黃赤,脈浮大或數。治以越婢加術湯加減,辛涼發表,疏風清熱泄邪,兼以培土制水。麻黃10g,石膏20g,生姜10g,甘草10g,大棗4枚,焦白術12g,先以水煎麻黃,去上沫,再煎其余各藥。若兼見咳嗽,則加法半夏10g,以降逆止咳。2.辛溫發汗風水相激,郁于肌腠,肺失宣降。癥見肢體浮腫,惡寒,無汗,脈浮等。治以香蘇飲加減,發汗、解表、消腫。香附10g,紫蘇10g,陳皮8g,甘草6g,蔥白6g,生姜6g。水煎數沸,去渣,不拘時服。若癥見四肢浮腫、發熱、惡寒、全身疼痛、發汗、脈浮而兼煩躁者,可以大青龍湯和減,辛溫發汗,消腫除煩。麻黃10g,桂枝6g,炙甘草6g,杏仁10g,生姜10g,大棗4枚,石膏20g,先水煎麻黃,去上沫,再下其余各藥同煎。3.助陽發汗風寒外束,水邪內停,正陽不足。癥見肢體浮腫,骨節疼痛,汗出,惡風,脈沉。治以麻黃加附子湯加減,助陽發汗消腫。麻黃10g,制附子10g,炙甘草6g,先以水煎麻黃,去上沫,再下其余各藥煎服。利尿消腫法利尿消腫法,《內經》稱之為“潔凈府”。張仲景說:“腰以下腫,當利小便”。所以這種治療方法主要用于水腫側重于身體下半部,或水腫先見于身體下半部而后腫及全身。在臨床上,又當根據不同病人的具體情況,采用適當的利尿方法。1.化氣利尿“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水結膀胱,氣化不利。癥見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惡寒發熱,汗出而渴,脈浮。治以五苓散加減,化氣利水。桂枝10g,焦白術12g,茯苓12g,澤瀉20g,豬苓12g,共研末,以開水沖服,或以水煎服。2.溫陽利尿“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水邪壅盛,腎陽郁阻,但關不開,聚水為腫。癥見肢體浮腫,四肢厥冷,小便不利,小腹脹滿,脈沉。治以真武湯加減,溫陽利尿消腫。制附片10g,茯苓10g,焦白術10g,生姜10g,白芍10g,水煎服。3.甘寒利尿水熱結滯,壅遏膀胱,尿道阻滯。癥見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滴瀝澀痛,口干渴,脈沉。常以自擬方,甘寒利尿消腫。冬瓜皮20g,蘆根10g,白茅根15g,石韋10g,苡薏仁15g,杏仁10g,燈芯草(或通草)10g,西瓜翠衣10g,水煎服。4.苦寒利尿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暑熱內壅。癥見肢體腫重,小便短少色黃,口渴,舌紅,脈數。治以一物瓜蒂湯,苦寒利尿消腫。瓜蒂(甜瓜蒂或絲瓜蒂均可)20枚,水煎服。逐水消腫法水邪壅盛,凝聚于內,三焦不通,氣化受阻。癥見腹部腫大如鼓,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脈沉等。治以十棗湯加減,峻下逐水消腫。芫花(炒)、甘遂、大戟各等分,共研為細末備用。用時取大棗10枚,劈開,煎水去渣,加藥末2g調服。本藥只宜早晨服,不宜晚上服。服藥后若大小便仍不通,待第2天再服。本方藥味峻猛,非病實體壯者不可用。若為安全起見,可將藥末用棗肉搗和為丸用;或將藥末用醋調成糊狀,敷于小腹部,則更為穩妥。瀉肺消腫法肺為水之上源,主肅降而通水道,水邪壅肺,上源受阻,肅降失職,水道不通。癥見肢體浮腫,胸部脹滿,咳嗽,喘息等。治以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瀉肺消腫。葶藶子(炒,搗碎)15g,大棗4枚,先用水煮大棗,去渣,加葶藶子煎煮,去渣,頓服。祛瘀消腫法血瘀氣滯,疏泄失權,氣化不利,久而化熱。癥見肢體浮腫,小便不利,口渴;婦女月經不利,脈沉澀等。治以蒲灰散加味或小調經湯加減,活血祛瘀,利水消腫。蒲灰散方:蒲灰10g,滑石5g,共研為細末,以水沖服,1日3次。小調經湯方:當歸10g,赤芍10g,制沒藥6g,琥珀6g,桂枝6g,細辛3g,麝香1g,水煎服,日3次。開結消腫法陰寒之氣郁結不解,氣化不行,水道不通。癥見肢體浮腫,厥冷,腹滿,心下痞阻,腸鳴;或身冷骨痛,或惡寒,或麻痹不仁,脈沉等。治以桂甘姜棗麻辛附子湯加減,轉運大氣,開結消腫。桂枝10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棗1枚,麻黃6g,細辛6g,制附子10g,水煎服,1日3次。除上所述之外,在臨床上尚有一種“虛腫”和一種“風腫”。雖都表現為腫,但其病因病機和水腫病大相徑庭,當注意加以鑒別。這也有
2015-12-13 01: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