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兩月余,如何有效治療?
小兒腹瀉癥狀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等):快兩個月了有時候拉綠色大便有時候黃色帶奶瓣一樣的東西最近這幾天偶爾拉水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剛開始以為拉肚子去衛生室拿的小兒腸胃康顆粒和鞣酸蛋白散之類的藥吃了沒作用一個月前去醫院化驗大便沒查出什么陰性說是功能性腹瀉拿的酪酸梭菌活菌片和醒脾養兒顆粒剛開始吃好點現在不起什么作用了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如何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腹瀉持續時間較長,可能與腸道菌群失調、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腹部著涼、感染等因素有關。 1.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內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可補充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等調節菌群。 2.消化不良:小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食物未充分消化。建議少食多餐,服用復方胃蛋白酶散促進消化。 3.乳糖不耐受:體內乳糖酶缺乏,無法消化乳糖。可使用無乳糖奶粉。 4.腹部著涼:腹部保暖不足,導致腸道蠕動加快。注意腹部保暖,適當熱敷。 5.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腸道。如為病毒感染,以對癥治療為主;細菌感染則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干混懸劑。 小兒腹瀉原因多樣,治療需綜合考慮。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飲食情況等。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10 03: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腹瀉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它同時可伴有嘔吐,發熱,腹痛,腹脹,黏液便,血便等癥狀.腹瀉伴有發熱,腹痛,嘔吐等常提示急性感染;伴大便帶血,貧血,消瘦等則需警惕腸癌;伴腹脹,食欲差等常需警惕肝癌;伴水樣便則需警惕霍亂弧菌感染.對癥治療選擇藥物時,應避免成癮性藥物,必要時也只能短暫使用.病因治療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盡管經對癥治療后癥狀已有好轉,絕不可放松或取消應有的檢查步驟,對尚未排除惡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抗生素,微生態,中成藥等方法的治療都會或多或少的具有毒性,可能傷害到腸道內的健康菌群.而新型治療藥物蒙脫石散,可以利用蒙脫石的層紋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固定,一直作用對消化道粘膜有覆蓋能力,并通過與粘液糖蛋白相互結合,從質和量兩方面修復,提高粘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
2015-12-12 00: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出牙和腹瀉沒有影響,影響最大的喂養,也就是你給孩子如何添加輔食,比如加米糊一定要小心,首先加的量應該很少,慢慢加量.媽咪愛是活性益生菌,為孩子吃的時候一定要不能用熱水,熱水使思君失去活性,只能用40°左右的溫水,還有思密達要在空腹的時候吃,不要和媽咪愛一起吃,否則會使后者失效,我的建議是,可以繼續用思密達和媽咪愛,畢竟這兩種藥沒有什么副作用.最新的資料表明葡萄糖酸鋅有利于腹瀉孩子的腸道粘膜的修復,如果孩子腹瀉長期不好的話,可以考慮應用.
2015-12-11 21: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未對腹瀉的具體情況加以描述,比如腹瀉的次數,量,大便的性狀,寶寶的精神及有未做血和大便常規的化驗等.以您提供的病史,我暫考慮您寶寶是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有可能是您有的要太多,太雜,寶寶才五個月,不需要用這么多這么復雜的藥.與寶寶出牙沒有關系.我建議,如寶寶的一般情況好的話,可以給其停服所有的藥,母乳喂養.如非母乳喂養,那牛奶要泡希點兒,保護寶寶的胃腸道.可以服點小兒口服補液.如寶寶的精神狀態不好,那我建議您還是請兒科醫生幫您正規治療.非母乳喂養,要注意寶寶餐具的衛生.最好母乳喂養.注意寶寶不要受涼.
2015-12-11 20: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兒腹瀉可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1)非感染性原因有:生理性腹瀉,母乳的營養成分超過小兒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時,便會使小兒發生腹瀉;喂食不當可引起腹瀉,多為人工喂養兒,由于喂養不定時,量過多或過少或食物成分不適宜,如過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類食物,突然改變食物品種或斷奶;個別小兒對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過敏或不耐受(如乳糖缺乏),喂食后可發生腹瀉;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而由于口渴吃奶過多,增加消化道負擔,均易誘發腹瀉. (2)感染性原因:分為腸道內感染和腸道外感染. 腸道內感染可由病毒,細菌,真菌及寄生蟲引起,以前兩者多見,尤其是病毒. 病毒感染為: ①人類輪狀病毒:是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的最常見病原; ②諾沃克病毒:多侵犯兒童及成人,與嬰幼兒腹瀉的關系不密切. 細菌感染: 主要為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引起的感染. 病原微生物隨污染的飲食或水進入消化道,也可通過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帶菌者傳播. 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膚感染等或急性傳染病時,由于發熱及病原體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亂,可伴有腹瀉.有時,腸道外感染的病原體可同時感染腸道(主要是病毒).小兒腹瀉發病年齡以2歲以下為主,其中1歲以下者約占50%.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夏秋季發病率最高.那么小兒腹瀉吃什么藥好呢? 小兒腹瀉用藥一:丁桂兒臍貼,功能主治:健脾溫中,散寒止瀉.適用于小兒泄瀉,腹痛的輔助治療.用法用量:外用.貼于臍部,一次1貼,24小時換藥一次. 小兒腹瀉用藥二: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功能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調,導致的兒童及嬰幼兒抵抗力下降;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營養消化吸收差;腹瀉,腹痛,腹脹,便秘;飲食不當;水土不適.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加入到適量溫水或牛奶(37℃以下)中沖服. 小兒腹瀉用藥三:小兒功勞止瀉顆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五周歲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 小兒腹瀉用藥四:健兒止瀉顆粒,功能主治:固脾止瀉.用法用量:開水沖服,周歲以內一次6克,一至五歲一次6-12克,五歲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 以上藥物主要是對小兒腸粘膜要加以保護,腹瀉極其嚴重時,可以服用一些止瀉的藥物,如黃連素,慶大霉素糖漿.
2015-12-11 18: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