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截癱患者好轉后為何癥狀加重?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我是一個脊柱骨折的截癱患者,大小便失禁,醫生診斷說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恢復,由于幾個月后,腹溝開始疼痛,且越來越厲害,2個月后摘除導尿管,小便基本上可以解出,大小便已有感覺,于是取了尿管,小便已能解出。腿腳已開始麻木疼痛,醫生說是有好轉,是好事,可是為什么會越來越麻,越來越痛,腹溝也越來越痛,由于忍受不住,去醫院做了B超,檢查出來也沒問題,可發現膀胱里面有很多尿,從出院到現在我已使用大量消炎藥,可一直沒有效果。我真的感到頭痛,希望你能幫幫我做一次全面的分析,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脊柱骨折截癱患者在病情好轉過程中出現疼痛、麻木加重及膀胱異常等癥狀,可能與神經恢復、局部炎癥、血液循環、心理因素及康復不當等有關。 1.神經恢復:神經在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異常感覺,如疼痛和麻木加重。這是神經功能逐漸恢復的一種表現,但也可能伴有不適。 2.局部炎癥:盡管使用了消炎藥,仍可能存在潛在的炎癥,如盆腔炎癥或泌尿系統炎癥,影響周圍組織。 3.血液循環:截癱后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可能導致代謝產物堆積,加重疼痛和麻木。 4.心理因素:長期患病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增大,對癥狀的感受更加敏感,加重不適感。 5.康復不當:康復訓練的方法或強度不適合,可能對身體造成額外負擔,引發癥狀。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繼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檢查和治療,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康復訓練,以促進身體的進一步恢復。
2025-01-10 05: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