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胃腸道間質瘤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腫瘤,免疫組化結果中的 C117 局灶陽性、Vimentin 陽性以及腫瘤大小為 6.5cm 等因素,對于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腫瘤的性質、發展階段、治療方案選擇、預后評估以及隨訪注意事項等。 1. 腫瘤性質:胃腸道間質瘤可分為良性、潛在惡性和惡性。免疫組化結果和腫瘤大小有助于判斷其性質。 2. 發展階段:6.5cm 的腫瘤相對較大,可能處于較進展的階段,但還需綜合其他指標判斷。 3. 治療方案:手術是主要治療方法,對于高?;颊?,術后可能需要靶向藥物治療,如伊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等。 4. 預后評估:多種因素影響預后,如腫瘤大小、核分裂象、免疫組化結果等。 5. 隨訪注意:定期復查,包括影像學檢查、血液指標檢測等,以便及時發現復發或轉移。 總之,對于胃腸道間質瘤的免疫組化結果和腫瘤大小,應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評估,制定個體化的治療和隨訪方案?;颊咭3址e極心態,配合治療和隨訪。
2025-01-09 17: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這種情況是不能,盲目確診的,需要在當地免疫科醫生的指導下結合臨床確診治療!
2015-12-11 03: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腸道間質瘤? 胃腸道間質瘤(gastmintesinal stromall tumors,GISTs)是一類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也不同于雪旺瘤的最常見的胃腸道間葉源性腫瘤,它具有非上皮性、缺乏分化或未定向分化等特點,以往多被診斷為平滑肌腫瘤或神經源性腫瘤。目前對GISTs的組織起源仍有爭論,部分學者認為其起源于胃腸道平滑肌或神經,但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起源于原始的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GISTs多由梭形細胞和上應樣細胞組成,在形態學上很難判斷其良惡性,故不能準確預測其生物學行為。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無明顯性別差異,約70%發生在胃,20%一30%發生在小腸,極少數發生在胃腸道其他部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