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牙周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牙菌斑、牙結石、不良修復體、遺傳因素和全身系統性疾病等引起。治療牙周炎的藥物包括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局部抗菌藥物等。 1. 抗生素:如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能有效抑制牙周致病菌的繁殖。 2. 非甾體抗炎藥:像布洛芬,可減輕炎癥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3. 局部抗菌藥物:例如米諾環素凝膠,能直接作用于牙周袋內,發揮抗菌作用。 4. 含漱液:如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有助于減少口腔內細菌數量。 5. 中藥:某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的中藥制劑,對緩解牙周炎癥狀也有一定幫助。 預防牙周炎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潔治。治療牙周炎的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患者切勿自行用藥。同時,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的口腔科接受專業的治療。
2025-01-10 06: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牙周炎是侵犯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癥,是一種破壞性疾病,其主要特征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癥,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松動,它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咬創傷等引起,牙齦發炎腫脹,同時使菌斑堆積加重,并由齦上向齦下擴延.由于齦下微生態環境的特點,齦下菌斑中滋生著大量毒力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齦類桿菌,中間類桿菌,螺旋體等,使牙齦的炎癥加重并擴延,導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1)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3次,每次3分鐘,(2)飯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潔,(3)對不易去除的食物碎屑,軟垢,菌斑,用牙線,牙簽,牙刷清潔,(4)定期檢查,齦上潔治半年1次.
2015-12-11 08: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牙周炎牙周炎是發生在牙齒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的一種慢性,破壞性疾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1,有效控制牙菌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后一定要刷牙,嗽口,掌握“三,三制”的刷法(即每日刷3次,每次刷3分鐘,要刷到牙齒的3個面),牙刷與牙齒呈45度角,順牙體長軸上下刷.提倡應用牙線去除牙間隙的菌斑,用含氟牙膏或抗牙石牙膏輔助刷牙去除牙菌斑,防止牙石牙垢的形成.2,定期作口腔保健檢查.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口腔潔治(俗稱洗牙),保持健康的牙齦和穩固的牙齒,有效預防牙周炎.3,進行早期有效的治療.包括潔治,刮治,牙周手術,固定松動牙齒,調合牙,牙周炎治療與正畸治療等.4,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抵抗力.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如營養障礙,糖尿病,內分泌紊亂,骨質疏松等,糾正開口呼吸等不良習慣.5,注意飲食營養.多吃青菜,水果,豆制品,牛奶,魚,蛋類,粗糧,纖維多的食物,戒煙戒酒.
2015-12-10 19: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牙周炎是侵犯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癥,是一種破壞性疾病,其主要特征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癥,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松動,它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咬創傷等引起,牙齦發炎腫脹,同時使菌斑堆積加重,并由齦上向齦下擴延.由于齦下微生態環境的特點,齦下菌斑中滋生著大量毒力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齦類桿菌,中間類桿菌,螺旋體等,使牙齦的炎癥加重并擴延,導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的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首先是除去牙齦上方的牙石(醫學上稱為齦上牙石),然后除去牙周袋內的牙石(即齦下牙石),并刮除牙周袋內含有大量細菌毒素的病變牙骨質,經過這些治療后,牙齦紅腫可以消退,牙齦出血和牙周袋溢膿可消失. 形成了牙周袋后,通常對牙周袋進行藥物處理,可在牙周袋內置入各種藥物,如碘甘油,復方碘液或抗菌藥物,使牙周袋內保持較高的藥物濃度,消滅牙周袋的各種細菌,達到殺菌,消炎和收斂的作用.經上述治療后,療效不好者,則需進行牙周手術. 牙齒松動者,可采取不同方法,進行松牙固定術.對于病情嚴重,牙周組織破壞較多,無法保留的患牙,則需拔除.除局部治療外,癥狀明顯嚴重者,可采取全身治療,即口服抗菌藥物,如甲硝唑,每天3次,每次0.2克,連服1周;螺旋霉素,每天4次,每次0.2克,連服1周;替硝唑,每天2次,每次0.5克. 牙周炎早期治療效果好,能使病變停止發展,牙周組織可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因此,當牙齦出現紅腫,需及時到醫院檢查,診斷與治療.
2015-12-10 12: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牙齦經常出血,有兩方面原因,即全身原因和局部原因. 全身性原因如壞血病(維生素C缺乏癥),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癥,白血病,血友病及慢性肝臟疾病等,都容易出現牙齦出血.不過以上這些病,并不是牙齦出血的主要原因.這些病不但有牙齦出血現象,還有鼻出血,便血,血尿,烏青塊,甚至還有發熱,全身不適,黃疸,貧血等癥狀.遇到以上情況,必須及時地請醫生檢查治療. 局部原因是牙齦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有的人刷牙很起勁,左右橫刷,牙刷的毛又硬又粗.柔嫩而富于血管的牙齦組織,經不起這樣粗暴的刺激,于是就要出血.刷牙的方法不對頭,不但要出血,而且日子久了,齒齦萎縮,牙齒的釉質也要被磨損.所以必須使用較柔軟的牙刷和正確的刷牙方法. 此外,患有牙齦炎和牙周病,刷牙時也會出血.這是平素不注意口腔衛生,或牙齦邊沿上形成了結石,或由于裝配不合理的假牙刺激牙齦,使牙齦充血腫脹.以上情況,在刷牙或咀嚼時都容易出血,如任其發展下去,將形成”牙周袋”.即牙髓邊沿與牙齒分離,中間堆積了堅硬的牙石.經常出現發炎,出膿,流血現象.這就不僅是一,二個牙齒的問題,還會波及到全口的牙齒.一旦發生牙周炎應早期治療,因為其預后與病變嚴重程度有關.牙周炎的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首先是除去牙齦上方的牙石(醫學上稱為齦上牙石),然后除去牙周袋內的牙石(即齦下牙石),并刮除牙周袋內含有大量細菌毒素的病變牙骨質,經過這些治療后,牙齦紅腫可以消退,牙齦出血和牙周袋溢膿可消失. 牙周炎治療分四階段: 第一階段為基礎治療階段,目的在于選用牙周病常規的治療方法,清除或控制臨床炎癥和咬致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潔,拔除預后差和不利修復的牙,齦上潔治,齦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選用抗菌藥控制炎癥,咬頜調整等. 第二階段為牙周手術治療和松動牙固定. 第三階段為永久性修復治療,一般手術后2-3個月后進行. 第四階段為復查復治階段,每半年一次,包括檢查菌斑控制情況,衛生宣教,拍片檢查,以進一步擬訂治療計劃.不良習慣雖然不是引發牙周病的主要因素,但它會影響牙周病的治療效果,甚至可以加速牙周病的發展,這些不良習慣大體可包括以下幾種: (1)偏嚼習慣.它可以使廢用側牙齒表向堆積大量牙菌斑,牙結石,從而引發牙周病.同時慣用側牙齒可出現嚴重磨耗,造成塞牙,引發或加重牙周病. (2)偏食習慣.它可造成蛋白質和維生素A,C,D的缺乏,從而引發或加重牙周病. (3)夜磨牙,緊咬牙.它可造成牙齒的嚴重磨耗,加重牙周組織負擔,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變加重. (4)咬嘴唇,咬筆,咬指甲,張口呼吸等.這些都可加重牙周組織的負荷,還可使前牙移位,出現塞牙等癥狀,或使牙周組織原有病變加重. (5)吸煙習慣.吸煙對全身骨胳都有影響,可加重骨骼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病的一個病變過程. (6)職業習慣.如補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時,習慣用牙咬鐵釘,鞋針或線等,對牙體及牙周均有損害,如牙冠出現缺口或前牙出現松動,移位等. 因此,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尤其應當注意糾正已養成的不良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鞏固牙周病的治療效果.無牙周病的人,也應當戒除以上習慣,以免牙周組織受損.
2015-12-10 10: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