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穿孔術后多種癥狀,診斷治療為何分多次?
患者女,41歲。上個月因胃疼是老毛病吃了點胃藥也沒太在意3天后轉為腹部疼痛后加重,9月11號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急性胃穿孔,當天就做了急診手術后5天一直發燒,傷口有膿呼吸困難,背部神經疼痛,醫生叫做B超,檢查出腹腔積水達到50%同時做了腹腔穿刺,現快一個月了,傷口好轉引流器拔除,10月2號醫生說可以出院,3號就有時高時低得發燒,前胸和左側神經疼痛,8號叫去做B超。胸透,血檢,B超顯示前胸左側有腫塊,在胃穿孔時就發現有液態腫塊沒處理現病變為固體腫塊,從入院那天用得最多的藥是生理鹽水加氯化鈉,葡萄糖有一個不知道是什么藥,針是氯化鈉加曲馬多,2.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可以一次性確診,治療而被分成幾次的診斷治療?是外科,B超科哪個的責任?3。這種現象是不是醫生的失誤?失職?還是沒有簡化和正確的醫療操作?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急性胃穿孔術后出現一系列復雜癥狀,診斷治療分多次進行,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包括病情的復雜性、檢查手段的局限性、個體差異、醫療流程的規范性以及醫療資源的分配等。 1.病情的復雜性:急性胃穿孔本身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病情變化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明確,需要逐步觀察和診斷。 2.檢查手段的局限性:某些檢查方法可能無法一次性發現所有問題,如早期腫塊為液態,不易準確判斷性質和范圍。 3.個體差異:患者的身體狀況、免疫反應等存在差異,癥狀表現和病情發展速度不同。 4.醫療流程的規范性:按照醫療規范,需要逐步進行各項檢查和評估,以確保診斷的準確性和治療的安全性。 5.醫療資源的分配:醫院的醫療設備、人員等資源有限,可能影響檢查和治療的及時性和全面性。 總之,這種情況并非一定是醫生的失誤或失職,而是醫療過程中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患者和家屬應與醫生保持良好溝通,共同促進康復。
2025-01-09 16: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世杰 住院醫師
大名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您說的情況非常的可能是胃穿孔手術后的并發癥的啊,這樣的情況手術前一般的的是沒有的,手術后并發癥是非常常見的啊,具體的情況應該和當地衛生部門交涉的·1·
2015-12-10 20: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您說的情況非常的可能是胃穿孔手術后的并發癥的啊,這樣的情況手術前一般的的是沒有的,手術后并發癥是非常常見的啊,具體的有沒有醫生的原因應該和當地衛生部門交涉的
2015-12-10 14: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那個腫塊如果大的,則可以考慮手術,小的則有望慢慢吸收,現在聽從本地醫生的治療吧。
2015-12-10 07: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您說的情況非常的可能是胃穿孔手術后的并發癥的啊,這樣的情況手術前一般的的是沒有的,手術后并發癥是非常常見的啊,具體的情況應該和當地衛生部門交涉的
2015-12-10 03: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