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間隔膜周部缺損 4 毫米能否自愈及相關問題
心臟彩超診斷為先心病=室間隔膜周部缺損(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左室稍大。希望專家給出寶貴答案,缺損約4毫米,能不能在自然生長的條件下恢復好呢,有什么癥狀。哭,鬧是否對心臟有影響。這具有遺傳因素么。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室間隔膜周部缺損約 4 毫米,是否能自愈、有何癥狀、哭鬧的影響及有無遺傳因素等備受關注。 1. 自愈可能性:對于直徑 4 毫米的室間隔膜周部缺損,有一定自愈的可能,但并非絕對。通常 5 歲以內,尤其是 1 歲以內,缺損有自然閉合的機會。如果 5 歲后仍未閉合,自愈的可能性就較小。 2. 癥狀表現:可能無明顯癥狀,也可能出現呼吸急促、容易疲勞、反復呼吸道感染等。嚴重時可有心悸、發紺等。 3. 哭鬧影響:哭鬧可能會增加心肺負擔,但偶爾哭鬧一般影響不大。若頻繁劇烈哭鬧,可能加重心臟負荷。 4. 遺傳因素:室間隔缺損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并非所有病例都是遺傳導致,還可能與孕期感染、藥物、環境等因素有關。 5. 定期復查:建議定期進行心臟彩超檢查,監測缺損變化及心臟功能。 總之,對于室間隔膜周部缺損 4 毫米的情況,要密切觀察,定期復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時機和方法。
2025-01-09 18: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室間隔缺損指室間隔在胚胎發育不全,形成異常交通,在心室水平產生左向右分流,它可單獨存在,也可是某種復雜心臟畸形的組成部分。室缺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約為先心病總數20%,可單獨存在,也可與其他畸形并存。缺損在0.1-3cm間,位于膜部者則較大,肌部者則較小。據統計,約20%的小口徑缺損可在幼兒期自行閉合。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嬰幼兒的的室間隔缺損患病率約為0.3%,而據成年人屍檢資料,室間隔缺損的發現率僅為0.03%,可充分證明自行閉合這一事實。室間隔缺損不經手術治療,其平均壽命為25~30歲,出現艾森曼格綜合征后,生命期限明顯縮短。鑒于室缺有自然閉合的可能,因而對缺損小、年齡小的病兒可隨診觀察至2—3歲。極小室缺、無癥狀、胸片、心電圖均正常者,一般不需手術治療,但應定期門診復診;對無自愈可能,又無肺高壓的室缺病兒,可于1~4歲歲擇期手術治療。
2015-12-10 13: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