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走遠路會出現特殊步態且易摔倒,與其他腦梗患者不同?
為什么走路走遠了,就拖曳步態,象是有人在后面推著走,往前倒,站不穩就摔倒,而別的腦梗塞患者就沒有這種癥狀,而是醫生鼓勵多走步鍛煉呢?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走路走遠出現拖曳步態、站不穩易摔倒,而其他腦梗患者沒有,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導致,如腦梗病灶位置、康復訓練情況、基礎健康狀況、心理因素、肌肉力量差異等。 1. 腦梗病灶位置:不同的腦梗病灶會影響不同的腦部功能區域。若病灶影響到控制平衡和協調的區域,就可能出現異常步態。 2. 康復訓練情況:有的患者積極且科學地進行康復訓練,肢體功能恢復較好;而有的患者康復訓練不充分或不規范,步態改善不明顯。 3. 基礎健康狀況:如患者本身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佳,或存在骨質疏松等,也會影響行走能力。 4. 心理因素:部分患者因腦梗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影響行走時的注意力和自信心,增加摔倒風險。 5. 肌肉力量差異:長期臥床或缺乏鍛煉,肌肉力量不足,難以維持穩定的步態。 總之,腦梗患者出現不同的行走狀況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基礎病,規范康復訓練,保持良好心態,增強肌肉力量,以改善行走能力。
2025-01-10 06: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拖曳步態:步行時頭及軀干前傾,步距較小,起步動作慢,但行走后越走越快,有難以止步之勢,向前追趕身體而防止失去重心,見于震顫麻痹.腦梗死的中西醫綜合治療原則:對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以西藥治療為主,及時應用脫水劑消除腦水腫,最大限度減輕腦損傷,對一般腦梗死病人應用西藥如抗血小板聚集藥,鈣拮抗劑,血管擴張劑等;同時,配合中醫辨證分型用藥,并可靜點中藥川芎嗪等藥以及配合光量子療法等,患者進入恢復期后,按中醫辨證論治,并配合針灸,按摩療法,并鼓勵病人盡早進行功能鍛煉,后遺癥期患者主要以功能鍛煉以及服用中成藥以鞏固療效.對腦栓塞病人在進行中西藥治療腦栓塞時應重視引起腦栓塞的原發病的治療.西醫治療:脫水劑:對較大面積的梗死應及時應用脫水治療;抗血小板聚集藥:選低分子右旋糖酐,此外可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每日30-50mg,有出血傾向或潰瘍病患者禁用;鈣拮抗劑:選擇擴張腦血管,增加缺血區腦血流量,對腦缺血缺氧等損傷有保護作用;血管擴張劑;血栓溶解劑.中醫辨證論治.腦梗死患者應注意食療.定期復查.
2015-12-09 16: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