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皮膚病去年用西藥很快好今年用中藥不見效
去年得過這病去皮膚科看了大夫拿了西藥還有藥膏幾天就好了,可今年又犯了,去看大夫不是去年哪位了,我說去年哪位大夫一看就好了,今年這位大夫說那是激素藥吃了對孩子不好中藥好,今年開的中藥喝了,可是老也不見好。去年得過這病去皮膚科看了大夫拿了西藥還有藥膏幾天就好了,可今年又犯了,去看大夫不是去年哪位了,我說去年哪位大夫一看就好了,今年這位大夫說那是激素藥吃了對孩子不好中藥好,今年開的中藥喝了,可是老也不見好。去年得過這病去皮膚科看了大夫拿了西藥還有藥膏幾天就好了,可今年又犯了,去看大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皮膚病去年用西藥和藥膏很快康復,今年用中藥效果不佳。這可能與疾病變化、藥物差異、個體體質、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等有關。 1.疾病變化:皮膚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可能發生改變。例如從急性炎癥轉為慢性,治療難度增加。 2.藥物差異:西藥往往能迅速緩解癥狀,但可能存在副作用。中藥調理相對溫和,見效可能較慢。 3.個體體質:孩子的自身免疫力、代謝能力等體質因素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和療效。 4.生活習慣:睡眠不足、飲食不均衡、壓力過大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導致病情反復。 5.環境因素:季節變化、接觸過敏原、居住環境不潔等都可能使皮膚病難以痊愈。 總之,孩子皮膚病治療效果不佳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建議再次就醫,綜合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境清潔。
2025-01-08 20: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手足癬是發生于掌,跖與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手癬中醫稱之為“鵝掌風”,足癬中醫又稱“腳濕氣”.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脾胃濕熱循經上行于手則發于癬,下注于足則發足癬,或由濕熱生蟲,或疫行相染所致.手足癬是一種皮膚傳染病,為致病性皮膚絲狀真菌感染所引起.它和其他傳染病的傳播規律一樣,也是有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患者及帶菌者);傳染途徑(直接接觸與間接接觸);易感者(易思手足癬的人群).‘ 患手足癬和其他皮膚癬的人與寵物(貓,狗等),是傳染手足癬的病源.人與人,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的密切直接接觸,如果其中有癬病患者,必然攜帶有致病癬菌,這種密切接觸,即可互相傳染,一傳十.十傳百,使手足癬傳播開來.這種直接接觸,包括社交場合的握手,夫妻間的腳貼腳,摟抱與撫摸貓,狗,自己用手搔抓患處后接觸其他部位皮膚等,均可導致感染. 除了直接傳染之外,還有間接傳染.例如到公共浴池,穿用公共拖鞋,浴巾,族腳巾或使用賓館,招待所的洗腳盆,公用毛巾,拖鞋等;還有的是穿用息有足癬者的鞋襪及內衣等受到傳染. 易感者,是指特別容易忌足癬的人,如不愛洗手,洗腳,洗澡,又不勤洗換襪子,愛穿透氣不好的球鞋,膠底鞋,常用手摳腳,在患處抓癢和因工作需要常戴厚手套,穿膠鞋和長簡靴者,均容易患足癬.
2015-12-09 21: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手足癬的治療建議可用特比萘芬、咪康唑或酮康唑霜劑涂于患處,每天2-3次。皮損糜爛者,可用2%龍膽紫液外涂。但由于真菌感染在皮膚深部,外用藥物難以根治。要徹底治愈手足癬還應到皮膚科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服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2015-12-09 18: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手足癬是一種臨床極為常見的發生于足和(或)手部的皮膚癬疾.由致病性絲狀真菌感染引起,足癬較手癬更為常見.臨床可分為角化型,水皰型,丘疹鱗型,間擦型和體癬型等數種,也可混合出現.本病有傳染傾向,其發生與密切接觸患者的手足部位和用品,如拖鞋,浴盆,拭腳布等有很大關系.手癬又常由患者自身足癬傳染而來.治療建議可用特比萘芬,咪康唑或酮康唑霜劑涂于患處,每天2-3次.皮損糜爛者,可用2%龍膽紫液外涂.但由于真菌感染在皮膚深部,外用藥物難以根治.要徹底治愈手足癬還應到醫院皮膚科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服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2015-12-09 17: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描述的情況看這個可能是這個手足癬,屬真菌感染。一般和局部潮濕環境有關系容易引起真菌滋生。出現局部這個皮膚紅疹和脫皮現象。反復負增長。建議外用達克靈,順峰康王。,會逐漸恢復,癥狀消失后堅持治療1周以上。注意保持局部干燥衛生。
2015-12-09 1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