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輕度退行性骨關節炎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調整、物理治療、藥物治療、運動康復、中醫治療等。 1.生活方式調整:減少膝關節負重,避免長時間站立、爬樓梯等。控制體重,減輕膝關節壓力。 2.物理治療:如熱敷、冷敷、按摩、針灸等,可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 3.藥物治療: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減輕炎癥和疼痛。使用軟骨保護劑,如氨基葡萄糖,促進軟骨修復。 4.運動康復:進行股四頭肌等肌肉的力量訓練,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5.中醫治療:中藥外敷、熏蒸,或口服中藥調理。 輕度退行性骨關節炎通過綜合治療,能有效緩解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但治療過程中需注意觀察癥狀變化,如有加重應及時就醫。治療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用藥。
2025-01-08 17: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退行性關節炎,在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但若經過適當的治療,疼痛還是可以減輕的。當急性發作時,應短期休息。并可用夾板或石膏作暫時固定。急性發作后,可進行適當的活動和有計劃的功能鍛煉。老年人適當地鍛煉,可加強關節的穩定性,減慢退行性變化的發生。不過要注意避免過度活動和慢性損傷。各種透熱療法和手法按摩,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可采用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疼痛。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藥,也可緩解癥狀。對有局限性壓痛點的患者,可進行封閉治療,但沒有消除關節退行性變化的功用,而且應避免長期大量使用。若應用上述療法無效,出現關節畸形及關節功能障礙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2015-12-09 00: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般人到了35歲以后,椎體間的椎間盤就要發生退變。彈性、韌性減低,導致關節囊的生理平衡遭到破壞,機體為適應這些內環境的變化,要自身調整,建立新的平衡,而在椎體邊緣生長出新的骨骼,這就是通常說的骨質增生,也就是骨刺。中老年人在生長過程中,出現一些繼發性骨質增生,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代償性反應,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機制,所以說有的人患了骨質增生,臨床上沒有什么不適感。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刺也在不斷的增長,一旦自身不能調節,內環境的變化,代謝功能發生障礙。骨刺周圍的軟組織就會充血、水腫、炎癥、粘連。甚至壓迫神經及血管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病癥,這就叫骨關節退行性病變,必須引起重視。 病變發生在不同的部位就可引起不同的癥狀,如果患者感到頸、肩、背、上肢酸痛,或脹痛,麻木,這就是頸椎發生了病變壓迫了神經根。稱頸椎病神經根型。如患者有頭痛、耳嗚、視力模糊、、記憶力下降、惡心、無力等臨床表現。這是頸部的病變壓迫基底椎動脈,屬頸椎病椎動脈型。如果患者感到行走困難,個別的患者有腳下踩棉花似感覺,有全身活動障礙,這就是頸部病變壓迫脊髓神經,醫學上稱,頸椎病脊髓型。這種病對人體危害比較大,要及時治療。
2015-12-08 23: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