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白血病患者的白細胞情況較為復雜,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減少或增加。白血病有多種類型,其白細胞變化也各異,包括正常、減少和增加等情況。常見的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特殊類型白血病等。 1.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白細胞多數增多,也有正常或減少的情況。 2.急性髓系白血病:白細胞常明顯增多,但也有不增多者。 3.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白細胞顯著增多。 4.慢性髓系白血病:白細胞明顯增多。 5.特殊類型白血病:如毛細胞白血病,白細胞常增多。 總之,白血病的白細胞變化因類型而異。診斷白血病不能僅依靠白細胞數量,還需結合癥狀、骨髓穿刺等檢查綜合判斷。治療上,常包括化療、靶向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常見藥物有阿糖胞苷、柔紅霉素、甲氨蝶呤等。患者應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治療,遵循醫囑。
2025-01-09 07: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yszw,你好!首先祝你節日快樂!白血病不能單純從這個角度來看。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又叫“血癌”,是威脅兒童和青壯年生命健康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白血病的病因與病毒感染、電離輻射、長期接觸某些化學藥物有關,另外還與遺傳因素有關。得了白血病后,骨髓、脾、淋巴結中的白細胞無限制增生,并在周圍血液中出現幼稚細胞。白血病分為粒細胞型、淋巴細胞型、單核細胞型等,又有急、慢性白血病之分。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是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病人起病較急,早期癥狀有面色蒼白、精神不振、乏力、食欲減退、牙齦出血、流鼻血、發熱、貧血、肝脾及淋巴結腫大、骨關節疼痛,如白血病細胞侵犯到腦實質或腦膜,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出現頭痛、嘔吐、嗜睡等癥狀。只要做骨髓檢查就可確診。在慢性白血病中,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為多見,患者消瘦、乏力、發熱、盜汗、面色蒼白、眩暈、心悸、胸骨壓痛、關節疼痛、肝脾腫大,晚期病人出現貧血,出血等癥狀。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主要發生在30~40歲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在50多歲的老年人中,多見的是慢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主要癥狀是全身各處淋巴結慢慢腫大,有的病人肝脾也腫大。后期會出現貧血、出血及容易感染等。有的人發生帶狀皰疹或皮膚結節及紅皮病。一旦得了白血病,應及時去醫院診治,盡早治療。中西醫結合及骨髓移植等療法,對于本病都有較好的療效。以下提供它的十大癥狀:1)起病突然。白血病起病多急驟,病程短暫,尤以兒童和青年為多。 2)發熱。急性白血病的首發癥狀多為發熱,可表現為弛張熱、稽留熱、間歇熱或不規則熱,體溫在37.5~40℃或更高。時有冷感,但不寒戰。 3)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見癥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齦、皮下、眼底常見,也可有顱內、內耳及內臟出血。 4)貧血。早期即可發生貧血,表現為面色?白、頭暈、心悸等。 5)肝脾腫大。有50%的白血病病人會出現肝脾腫大,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腫大最為顯著。 6)淋巴結。全身廣泛的淋巴結腫大,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為多見,但急淋不如慢淋顯著。淺表淋巴結在頸、頜下、腋下、腹股溝等處,深部淋巴結在縱隔及內臟附近。腫大的淋巴結一般質地軟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無壓痛、無粘連。 7)皮膚及黏膜病變。伴隨白血病的皮膚損害表現為結節、腫塊、斑丘疹等。黏膜損傷表現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處發生腫脹和潰瘍等。 8)神經系統炎癥。蛛網膜、腦膜等處可以發生白細胞浸潤,表現頗似腦瘤、腦膜炎等,患者會出現顱內壓增高、腦膜刺激、肢體癱瘓等癥狀。 9)骨骼及關節病變。病變浸潤骨骼及關節后,常發生骨骼及關節疼痛,表現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髖、膝關節等處出現隱痛、酸痛,偶有劇痛。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多出現骨及關節壓痛。 10)其他。白血病細胞可浸潤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統,以及眼眶、淚腺及眼底等,患者可出現肺部彌散性或結節性改變,同時伴有胸腔積液、消化功能紊亂、蛋白尿、血尿、閉經或月經量過多、眼球突出、視力減退等癥狀。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5-12-09 05: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是白細胞增加,祝你健康
2015-12-08 23: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