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感冒后身體虛弱、食欲不佳、血壓低且消瘦,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營養攝入不足、代謝紊亂、身體機能下降、心理因素等造成的。 1.病毒感染:感冒病毒侵襲身體,影響身體正常機能,導致虛弱和食欲差。此時需充分休息,多喝水,促進病毒排出。 2.營養攝入不足:生病期間進食少,營養缺乏,影響身體恢復和血壓穩定。應選擇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營養的食物,如瘦肉粥、蔬菜湯等。 3.代謝紊亂:感冒可能引發體內代謝失衡,影響能量利用和營養吸收。可適當補充維生素 C、維生素 B 族等,增強代謝功能。 4.身體機能下降:患病使身體各系統功能減弱,包括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需逐步增加運動量,增強體質,但要避免劇烈運動。 5.心理因素:生病帶來的焦慮、壓力等不良情緒可能影響食欲和身體狀態。要保持良好心態,放松心情。 總之,感冒后出現這些癥狀需要綜合調理。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1-09 07: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到正規的比較大的醫院,做感染菌敏感藥物試驗,然后按正規的療程治療.2,年齡偏大,應給與高營養易消化飲食支持,少食辛辣食物,亦應低鹽飲食,并要及時的引流和對癥處理.3,應用中藥“祛瘍還武湯(專治肺膿腫)”,“千金葦莖湯”和“桔梗湯”等治療.在百度上可查到.祝早日康復!
2015-12-08 21: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肺膿腫(lungabscess)是由于多種病因所引起的肺組織化膿性病變.早期為化膿性炎癥,繼而壞死形成膿腫.臨床特征為高熱,咳嗽和咳大量膿臭痰.多發生于壯年,男多于女.自抗生素廣泛應用以來,肺膿腫的發生率已大為減少.癥狀癥狀詳細描述急性吸入性肺膿腫起病急驟,患者畏寒,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伴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膿痰.炎癥波及局部胸膜可引起胸痛.病變范圍較大,可出現氣急.此外,還有精神不振,乏力,胃納差.約7~10天后,咳嗽加劇,膿腫破潰于支氣管,咳出大量膿臭痰,每日可達300~500ml,體溫旋即下降.由于病原菌多為厭氧菌,故痰帶腥臭味.有時痰中帶血或中等量咯血.慢性肺膿腫患者有慢性咳嗽,咳膿痰,反復咯血,繼發感染和不規則發熱等,常呈貧血,消瘦慢性消耗病態.血源性肺膿腫多先有原發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熱等全身膿毒血癥的癥狀.經數日至兩周才出現肺部癥狀,如咳嗽,咳痰等.通常痰量不多,極少咯血.體征:與肺膿腫的大小和部位有關.病變較小或位于肺臟的深部,可無異常體征.病變較大,膿腫周圍有大量炎癥,叩診呈濁音或實音,聽診呼吸音減低,有時可聞濕羅音.血源性肺膿腫體征大多陰性.慢性肺膿腫患者患側胸廓略塌陷,叩診濁音,呼吸音減低.可有杵狀指(趾).病因及發病機制急性肺膿腫的感染細菌,為一般上呼吸道,口腔的常存菌.常為混合感染,包括需氧和厭氧的革蘭氏陽性與陰性球菌與桿菌.其中最常見的病原菌為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梭形菌和螺旋體等.厭氧菌對肺部化膿性感染的重要性,由于培養技術的改進,近年來才被重視.Gorbach和Bartlett等1974年報告,吸入性肺炎與肺膿腫的厭氧菌感染約占85%~90%;Bartlett等報告45例急性肺膿腫分離出114株厭氧菌的資料,純屬厭氧菌感染者占58%,需氧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者占42%.較重要的厭氧菌有胨鏈球菌,胨球菌,核粒梭形桿菌,類桿菌屬,瓦容球菌,螺旋體等.除上述厭氧菌外,還有需氧或兼性厭氧菌存在.近年國外報道嗜肺軍團桿菌所致肺炎,約有25%形成膿腫.肺膿腫的發病原理與病因有密切關系,可分以下幾種.(一)吸入性肺膿腫病原體經口,鼻咽腔吸入,為肺膿腫發病的最主要原因.扁桃體炎,鼻竇炎,齒槽膿溢或齡齒等膿性分泌物;口腔,鼻,咽部手術后的血塊;齒垢或嘔吐物等,在神志昏迷,全身麻醉等情況下,經氣管被吸入肺內,造成細支氣管阻塞,病原菌即可繁殖致病.此外,有一些患者未能發現明顯誘因,國內和國外報告的病例分別為29.3%和23%.可能由于受寒,極度疲勞等誘因的影響,全身免疫狀態與呼吸道防御功能減低,在深睡時吸入口腔的污染分泌物而發病.本型常為單發型.其發生與解剖結構及體位有關.由于右總支氣管較徒直,且管徑較粗,吸入性分泌物易吸入右肺,故右肺發病多于左肺.在仰臥時,好發于上葉后段或下葉背段;在坐位時,好發于下葉后基底段.右側位時,好發于右上葉前段和后段形成的腋亞段.(二)血源性肺膿腫皮膚創傷,感染,癤癰,骨髓炎,產后盆腔感染,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所致的敗血癥和膿毒血癥,病原菌(多數為金葡菌),膿毒栓子,經小循環帶至肺,引起小血管栓塞,肺組織發炎和壞死,形成膿腫.病變常為多發性,無一定分布,常發生于兩肺的邊緣部.(三)繼發性肺膿腫多繼發于其他疾病,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桿菌性肺炎,空洞性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囊腫和支氣管癌等繼發感染,可引起肺膿腫.肺部鄰近器官化膿性病變或外傷感染,膈下膿腫,腎周圍膿腫,脊柱旁膿腫,食管穿孔等,穿破至肺亦可形成膿腫.(四)阿米巴肺膿腫多繼發于阿米巴肝膿腫.由于肝膿腫好發于肝右葉的頂部,易穿破膈肌至右肺下葉,形成阿米巴肺膿腫.病理變化早期細支氣管阻塞,肺組織發炎,小血管栓塞,肺組織化膿,壞死,終至形成膿腫.病變可向周圍擴展,甚至超越葉間裂侵犯鄰接的肺段.菌栓使局部組織缺血,助長厭氧菌感染,加重組織壞死.液化的膿液,積聚在膿腔內引起張力增高,最后破潰到支氣管內,咳出大量膿痰.若空氣進入膿腔,膿腫內出現液平面.有時炎癥向周圍肺組織擴展,可形成一致數個膿腔.若膿腫靠近胸膜,可發生局限性纖維蛋白性胸膜炎,引起胸膜粘連.位于肺臟邊緣部的張力性膿腫,若破潰到胸膜腔,則可形成膿氣胸.若支氣管引流下暢,壞死組織殘留在膿腔內,炎癥持續存在,則轉為慢性肺膿腫.膿腔周圍纖維組織增生,膿腔壁增厚,周圍的細支氣管受累,致變形或擴張.診斷依據口腔手術,昏迷嘔吐,異物吸入,急性發作的畏寒,高熱,咳嗽和咳大量膿臭痰等病史,結合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顯著增高,肺野大片濃密炎性陰影中有膿腔及液平面的X線征象,可作出診斷.血,痰培養,包括厭氧菌培養,分離細菌,有助于作出病原診斷.有皮膚創傷感染,癤,癰等化膿性病灶,發熱不退并有咳嗽,咳痰等癥狀,胸部X線檢查示有兩肺多發性小膿腫,可診斷為血源性肺膿腫.(一)周圍血象血液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均顯著增加,總數可達2萬~3萬/mm3,中性粒細胞在80%~90%以上.慢性肺膿腫患者的白細胞無明顯改變,但可有輕度貧血.(二)痰和血的病原體檢查痰液涂片革蘭氏染色檢查,痰液培養,包括厭氧菌培養和細菌藥物敏感試驗,有助于確定病原體和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治療.血源性肺膿腫患者的血培養可發現致病菌.X線檢查:肺膿腫的X線表現根據類型,病期,支氣管的引流是否通暢以及有無胸膜并發癥而有所不同.吸入性肺膿腫在早期化膿性炎癥階段,其典型的X線征象為大片濃密模糊炎性浸潤陰影,邊緣不清,分布在一個或數個肺段,與細菌性肺炎相似.膿腫形成后,大片濃密炎性陰影中出現圓形透亮區及液平面.在消散期,膿腔周圍炎癥逐漸吸收,膿腔縮小而至消失,最后殘留少許纖維條索陰影.慢性肺膿腫膿腔壁增厚,內壁不規則,周圍炎癥略消散,但不完全,伴纖維組織顯著增生,并有程度不等的肺葉收縮,胸膜增厚.縱隔向患側移位,其他健肺發生代償性肺氣腫.血源性肺膿腫在一肺或兩肺邊緣部有多發的散在小片狀炎癥陰影或邊緣較整齊的球形病灶,其中可見膿腔及液平面.炎癥吸收后可呈現局灶性纖維化或小氣囊.并發膿胸者,患側胸部呈大片濃密陰影;若伴發氣胸則可見液平面.側位X線檢查,可明確膿腫在肺臟中的部位及其范圍大小,有助于作體位引流或外科治療.胸部CT掃描多呈類圓形的厚壁膿腔,膿腔內可有液平面出現,膿腔內壁常表現為不規則狀,周圍有模糊炎性影.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有助發現病因,若為支氣管腫瘤,可摘取作活檢.如見到異物可摘出,使引流恢復通暢.亦可借助纖維支氣管鏡防污染毛刷采樣細菌培養以及吸引膿液和病變部注入抗生素,促進支氣管引流和膿腔的愈合.肺膿腫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一)細菌性肺炎早期肺膿腫與細菌性肺炎在癥狀及X線表現上很相似.細菌性肺炎中肺炎球菌肺炎最常見,常有口唇皰疹,鐵銹色痰而無大量黃膿痰.胸部X線片示肺葉或段實變或呈片狀淡薄炎性病變,邊緣模糊不清,但無膿腔形成.其他有化膿性傾向的葡萄球菌,肺炎桿菌肺炎等.痰或血的細菌分離可作出鑒別.(二)空洞性肺結核發病緩慢,病程長,常伴有結核毒性癥狀,如午后低熱,乏力,盜汗,長期咳嗽,咯血等.胸部X線片示空洞壁較厚,其周圍可見結核浸潤病灶,或伴有斑點,結節狀病變,空洞內一般無液平面,有時伴有同側或對側的結核播散病灶.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繼發感染時,亦可有多量黃膿痰,應結合過去史,在治療繼發感染的同時,反復查痰可確診.(三)支氣管肺癌腫瘤阻塞支氣管引起遠端肺部阻塞性炎癥,呈肺葉,段分布.癌灶壞死液化形成癌性空洞.發病較慢,常無或僅有低度毒性癥狀.胸部X線片示空洞常呈偏心,壁較厚,內壁凹凸不平,一般無液平面,空洞周圍無炎癥反應.由于癌腫經常發生轉移,故常見到肺門淋巴結大.通過X線體層攝片,胸部CT掃描,痰脫落細胞檢查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確診.(四)肺囊腫繼發感染肺囊腫呈圓形,腔壁薄而光滑,常伴有液平面,周圍無炎性反應.患者常無明顯的毒性癥狀或咳嗽.若有感染前的X線片相比較,則更易鑒別.治療上呼吸道,口腔的感染灶必須加以根治.口腔手術時,應將分泌物盡量吸出.昏迷或全身麻醉患者,應加強護理,預防肺部感染.早期和徹底治療是根治肺膿腫的關鍵.治療原則為抗炎和引流.(一)抗生素治療急性肺膿腫的感染細菌包括絕大多數的厭氧菌都對青霉素敏感,療效較佳,故最常用.劑量根據病情,嚴重者靜脈滴注240萬~1000萬u/d,一般可用160萬~240萬u,每日分2~3次肌內注射.在有效抗生素治療下,體溫約3~10天可下降至正常.一般急性肺膿腫經青霉素治療均可獲痊愈.脆性類桿菌對青霉素不敏感,可用林可霉素0.5g,每日3~4次口服;或0.6g每日2~3次肌內注射;病情嚴重者可用1.8g加于5%葡萄糖溶液500ml內靜脈滴注,每日一次.或氯林可霉素0.15~0.3g,每日4次口服.或甲硝唑0.4g,每日3次口服.嗜肺軍團桿菌所致的肺膿腫,紅霉素治療有良效.抗生素療程一般為8~12周左右,或直至臨床癥狀完全消失,X線片顯示膿腔及炎性病變完全消散,僅殘留條索狀纖維陰影為止.在全身用藥的基礎上,加用局部治療,如環甲膜穿刺,鼻導管氣管內或纖維支氣管鏡滴藥,常用青霉素80萬u(稀釋2~5ml),滴藥后按膿腫部位采取適當體位,靜臥1小時.血源性肺膿腫為膿毒血癥的并發癥,應按膿毒血癥治療.(二)痰液引流,祛痰藥如氯化銨0.3g,沐舒痰30mg,化痰片500mg,祛痰藥10ml,每日3次口服,可使痰液易咳出.痰濃稠者,可用氣道濕化如蒸氣吸入,超聲霧化吸入等以利痰液的引流.患者一般情況較好,發熱不高者,體位引流可助膿液的排出.使膿腫部位處于高位,在患部輕拍,2~3次/d,每次10~15分鐘.有明顯痰液阻塞征象,可經纖維支氣管鏡沖洗并吸引.(三)外科治療支氣管阻塞疑為支氣管癌者;慢性肺膿腫經內科治療3個月,膿腔仍不縮小,感染不能控制;或并發支氣管擴張,膿胸,支氣管胸膜瘺;大咯血有危及生命之虞時,需作外科治療.預防常識:肺膿腫,是由多種化膿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肺實質化膿性炎癥.含病原菌的口,鼻,咽腔分泌物吸入肺內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本病的關鍵在于積極去除和治療口腔,鼻,咽腔的慢性感染源,如齲齒,扁桃體炎,鼻旁竇炎,齒槽溢膿等.避免過量使用鎮靜,催眠,麻醉藥及酗酒.對上呼吸道手術及昏迷,全身麻醉者應加強護理,預防肺部感染.治療應早期使用強有力的抗生素,痰液引流亦是提高療效的重要措施.本病經積極有效治療后可獲痊愈.對慢性肺膿腫,尤其是抗生素治療3個月后,仍有厚壁空洞或反復大咯血者,可考慮手術切除治療
2015-12-08 18: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肺膿腫治療急性肺膿腫的治療原則是抗菌和痰液引流.急性肺膿腫的感染細菌包括厭氧菌,一般均對青霉素敏感,在病程一個月內的患者,經積極抗生素治療,治愈率可達86%.肺膿腫的致病厭氧菌中,僅脆弱類桿菌對青霉素不敏感,而對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敏感.抗生素如有效,宜持續8-12周,直至X線上空洞和炎癥的消失,或僅有少量穩定的殘留纖維化.在全身用藥的基礎上,可加用抗生素藥物局部治療,如用青霉素30萬單位稀釋在5-10ml生理鹽水中,先作4%普羅卡因,或2%的普羅卡因局部麻醉,隨后經鼻導管或環甲膜穿刺滴注抗生素至氣管內,按膿腫部位取適當體位靜臥1小時,每日1次.有條件時,可經纖支鏡在X線透視下,將細支氣管導管插入膿腔接近病灶的引流支氣管,直接注入抗生素藥液.經積極內科治療而膿腔不能閉合的慢性肺膿腫,并有反復感染或大咯血的患者,需考慮作手術切除.
2015-12-08 17: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種情況建議體位引流,加強營養,可以應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鈉,替硝唑靜脈滴注治療。
2015-12-08 14: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