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歲父親患縱膈淋巴反應性增生,除手術還有何療法?
我在云南,我的父親今年55歲了,我們來自云南,我父親今年得了縱膈淋巴反應性增生,醫生說這個病治療起來很麻煩,也能要做手術,可我們經濟條件不行,想問一下醫生還有別的治療辦法嗎?謝謝醫生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縱膈淋巴反應性增生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其發病機制與多種因素相關。治療方法除手術外,還包括藥物治療、放療、免疫治療、中醫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可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能減輕炎癥反應;抗生素類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用于控制感染;免疫調節劑,如胸腺肽、轉移因子等,調節免疫功能。 2. 放療:通過放射線照射病變部位,抑制異常增生的淋巴組織。 3. 免疫治療: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他克莫司等,調節免疫系統。 4. 中醫治療:采用中藥調理,如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方劑,幫助改善癥狀。 5. 生活調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充足睡眠、合理飲食、適度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 縱膈淋巴反應性增生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颊邞谡庒t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并定期復查。
2025-01-09 08: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老年男性,縱隔包塊有出血,手術切除包塊后出現縱隔淋巴結反應性增長。病因治療,在明確病人存在縱隔感染時,應積極尋找病因,查找引起縱隔感染的病原菌,再根據不同的病菌給予響應敏感的抗生素。手術治療,由于縱隔膿腫和組織纖維引起的縱隔器光受壓,破壞則需要手術治療。
2015-12-08 22: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1.治療原則支持療法,加強營養,提高自身抵抗力,抗感染。原發性縱隔膿腫以根除病因為主,靜脈梗阻,受壓引起的上腔靜脈綜合癥,心包炎則需要手術治療。病因治療,在明確病人存在縱隔感染時,應積極尋找病因,查找引起縱隔感染的病原菌,再根據不同的病菌給予響應敏感的抗生素。手術治療,由于縱隔膿腫和組織纖維引起的縱隔器光受壓,破壞則需要手術治療。
2015-12-08 14: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肺癌最多見的轉移途徑是淋巴道,淋巴結有無轉移是確定肺癌分期、決定治療方案和推測預后的重要因素。目前診斷肺癌的淋巴結轉移仍主要依靠發現腫大的淋巴結,淋巴結大小和轉移發生率相關。有文獻報道[3],淋巴結越大,發生轉移病變的機會越高;伴縱隔轉移患者的最大淋巴結平均直徑明顯大于無轉移者;但是單純依據淋巴結大小尚不能作為判斷淋巴結有無轉移的標準。Kerr等[4]通過對56例肺癌患者的168個縱隔淋巴結進行分析,發現縱隔淋巴結直徑和有無發生轉移不存在顯著性相關,得出結論為轉移淋巴結不一定大于良性淋巴結。3.1MRI表現MRI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力,利用血管流空效應及脂肪抑制序列可區分縱隔淋巴結、周圍脂肪、血管,還可通過冠狀切面更好地顯示主動脈弓下淋巴結,故具有獨特的臨床應用價值[5]。腫大淋巴結于T1加權像及T2加權像均表現為位于縱隔間隙內異常增多的軟組織信號影,發生壞死時可出現不規則長T1、長T2信號。CT、MRI檢查是以淋巴結大小判斷肺癌縱隔淋巴結是否存在轉移,國外報道CT所見縱隔淋巴結大小以5、10、15mm以上為陽性,而國內有學者認為隆突下淋巴結15mm以上為CT陽性標準[5]。但沒有轉移淋巴結大小的統一標準。正常人淋巴結大小存在個體差異且與其部位有關[6]。本組病例85例MRI檢查為陽性,有效率為80.1%。85例MRI檢查發現縱隔淋巴結腫大患者縱隔鏡檢查病理診斷74例發現癌細胞,二者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χ2=1.59);21例MRI檢查未發現縱隔淋巴結腫大的患者中,術后病理診斷7例發現癌細胞,二者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1.0cm比較適合臨床需要。3.2MRI檢查的價值及限度探討相對于其他影像學或縱隔鏡檢查,低場MRI檢查費用相對較低,是一種對人體完全無損傷的檢查方法,禁忌證較少,絕大多數患者均可得到滿意的胸部影像。但是,MRI檢查不能肺癌最多見的轉移途徑是淋巴道,淋巴結有無轉移是確定肺癌分期、決定治療方案和推測預后的重要因素。目前診斷肺癌的淋巴結轉移仍主要依靠發現腫大的淋巴結,淋巴結大小和轉移發生率相關。有文獻報道[3],淋巴結越大,發生轉移病變的機會越高;伴縱隔轉移患者的最大淋巴結平均直徑明顯大于無轉移者;但是單純依據淋巴結大小尚不能作為判斷淋巴結有無轉移的標準。Kerr等[4]通過對56例肺癌患者的168個縱隔淋巴結進行分析,發現縱隔淋巴結直徑和有無發生轉移不存在顯著性相關,得出結論為轉移淋巴結不一定大于良性淋巴結。3.1MRI表現MRI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力,利用血管流空效應及脂肪抑制序列可區分縱隔淋巴結、周圍脂肪、血管,還可通過冠狀切面更好地顯示主動脈弓下淋巴結,故具有獨特的臨床應用價值[5]。腫大淋巴結于T1加權像及T2加權像均表現為位于縱隔間隙內異常增多的軟組織信號影,發生壞死時可出現不規則長T1、長T2信號。CT、MRI檢查是以淋巴結大小判斷肺癌縱隔淋巴結是否存在轉移,國外報道CT所見縱隔淋巴結大小以5、10、15mm以上為陽性,而國內有學者認為隆突下淋巴結15mm以上為CT陽性標準[5]。但沒有轉移淋巴結大小的統一標準。正常人淋巴結大小存在個體差異且與其部位有關[6]。本組病例85例MRI檢查為陽性,有效率為80.1%。85例MRI檢查發現縱隔淋巴結腫大患者縱隔鏡檢查病理診斷74例發現癌細胞,二者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χ2=1.59);21例MRI檢查未發現縱隔淋巴結腫大的患者中,術后病理診斷7例發現癌細胞,二者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1.0cm比較適合臨床需要。3.2MRI檢查的價值及限度探討相對于其他影像學或縱隔鏡檢查,低場MRI檢查費用相對較低,是一種對人體完全無損傷的檢查方法,禁忌證較少,絕大多數患者均可得到滿意的胸部影像。但是,MRI檢查不能
2015-12-08 13: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老年男性,縱隔包塊有出血,手術切除包塊后出現縱隔淋巴結反應性增長。如果淋巴結長期沒有任何變化,一般不用治療;但是若有疼痛明顯,紅腫,增大等變化應到醫院進行活檢,明確性質。
2015-12-08 08: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