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隔壁鄰居陳大爺最近腰痛難忍,大便不暢有血,體重減輕,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等癥狀。到人民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結腸癌。我想咨詢一下結腸癌該做什么檢查?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腸癌的檢查方法較多,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病理檢查、基因檢測等。 1.實驗室檢查:通過血常規、生化檢查、腫瘤標志物(如癌胚抗原、CA19-9 等)檢測,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體狀況和腫瘤相關情況。 2.影像學檢查: 腹部超聲:可初步判斷腹部有無腫塊及轉移灶。 CT 檢查:能清晰顯示腫瘤的位置、大小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磁共振成像(MRI):對于肝臟等部位的轉移灶評估有重要意義。 3.內鏡檢查:結腸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腸道內部情況,并能獲取組織進行病理活檢。 4.病理檢查:對獲取的組織進行病理分析,明確腫瘤的性質、類型及分化程度。 5.基因檢測:有助于評估腫瘤的基因特征,為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 綜合運用上述多種檢查方法,能夠更準確地診斷結腸癌,為后續的治療提供依據。患者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09 06: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朋友結腸癌應該去肛腸科做個檢查,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手術來治療
2015-12-08 21: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肛管指診和直腸鏡檢檢查有無直腸息肉、直腸癌、內痔或其他病變,以資鑒別。2、乙狀結腸鏡和纖維結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雖長25cm,但75%的大腸癌位于乙狀結腸鏡所能窺視的范圍內3、x線檢查4、癌胚抗原(cea)試驗對早期病例的診斷價值不大,但對推測預后和判斷復發有一定的幫助。
2015-12-08 20: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結腸癌早期癥狀多較輕或不明顯,常被患者忽視,也易漏診。故對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現時應提高警惕,考慮有無結腸癌的可能: ①近期內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腹瀉或排便不暢)、持續腹部不適、隱痛或腹脹; ②糞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 ③糞便變稀,或帶有血液和粘液; ④腹部可捫及腫塊; ⑤原因不明的貧血、乏力或體重減輕等。 有上述可疑現象時,除作進一步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外,應即進行下列系統檢查,以期確定診斷 1、肛管指診和直腸鏡檢檢查有無直腸息肉、直腸癌、內痔或其他病變,以資鑒別。 2、乙狀結腸鏡和纖維結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雖長25cm,但75%的大腸癌位于乙狀結腸鏡所能窺視的范圍內。鏡檢時不僅可以發現癌腫,還可觀察其大小、位置以及局部浸潤范圍。通過乙狀結腸鏡可以采取組織作病理檢查。纖維結腸鏡檢查可提供更高的診斷率,國內已廣泛應用,操作熟練者可將纖維結腸鏡插至盲腸和末端回腸,還可進行照相,確是一種理想的檢查方法。 3、x線檢查 1)腹部平片檢查適用于伴發急性腸梗阻的病例,可見梗阻部位上方的結腸有充氣脹大現象。 2)鋇劑灌腸檢查可見癌腫部位的腸壁僵硬,擴張性差,蠕動至病灶處減弱或消失,結腸袋形態不規則或消失,腸腔狹窄,粘膜皺襞紊亂、破壞或消失,充盈缺損等。鋇劑空氣雙重對比造影更有助于診斷結腸內帶蒂的腫瘤。 4、癌胚抗原(cea)試驗對早期病例的診斷價值不大,但對推測預后和判斷復發有一定的幫助。 對結腸癌的大規模人群防治普查尚缺乏切實可行的方案,唯有遇見上述結腸癌可疑征象時,及時選用合適的檢查方法,早期作出診斷,特別是遇到糞便隱血試驗陽性者,務必進一步追究其原因。 結腸癌主要為腺癌,其余為粘液腺癌及未分化癌,大體形態可呈息肉狀、潰瘍型等。結腸癌可沿腸壁環行發展,沿腸管縱徑上下蔓延或向腸壁深層浸潤,除可經淋巴管、血流轉移和局部侵犯外,可向腹腔內種植或沿縫線、切口面擴散。多見于中年以上男性,由腺瘤息肉癌變者,發病年齡較輕。
2015-12-08 13: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腸癌該做腸鏡等檢查的,并需要進行病理檢查。需要查明情況的,不一定是結腸癌的。
2015-12-08 07: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