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竇腺瘤息肉的誘發因素及有效療法有哪些?
請問胃竇腺瘤息肉是如何誘發的?吃中藥可以達到消除息肉效果嗎?我怕手術吃中藥,服藥2.3小時后肚臍又隱開始隱痛,到半夜痛感肚脹更明顯,如此反復,請問可以提供什么好的中藥醫療方法及其他好療法?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胃竇腺瘤息肉的誘發因素較多,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炎癥刺激、遺傳因素、不良飲食習慣、胃黏膜損傷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可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炎癥反應,長期作用可能導致息肉形成。治療常采用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 2.長期炎癥刺激:慢性胃炎等長期炎癥刺激胃黏膜,易引發息肉。治療以抗炎為主,可用硫糖鋁混懸凝膠等藥物保護胃黏膜。 3.遺傳因素:部分患者由于遺傳基因異常,增加息肉發病風險。此類情況需定期檢查。 4.不良飲食習慣:高鹽、高脂、辛辣食物等不良飲食,刺激胃黏膜。調整飲食結構,多吃新鮮蔬果。 5.胃黏膜損傷:藥物、酒精等造成胃黏膜損傷,可能誘發息肉。避免損傷因素,必要時使用胃黏膜修復藥物,如瑞巴派特片。 總之,胃竇腺瘤息肉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治療期間需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促進康復。
2025-01-08 18: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1.纖維胃鏡插入法一般有兩種.(1)需要助手協助操作法術者先向患者交代口墊的咬住放法,并說明未結束檢查及鏡下激光手術前不可吐出口墊,否則患者可一口將鏡管內光纖束咬斷,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現在很多地區級以上醫院都配有顯像及錄像監視設備,對指導診斷,鏡下手術的資料保存極有參考價值,而且可供會診及教學用.向病人說明胃鏡檢查及鏡下激光手術治療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并取得病人全力配合.術者右手持纖維胃鏡可曲部,距胃鏡先端約10cm處,用拇指,食指,中指夾著胃鏡先端放在患者舌根后正中,將舌根輕輕向前下方按壓,囑患者作吞動作.此時,右手將胃鏡往下送,便順利地到達食管上段.(2)不需助手協助操作法先讓患者咬住牙墊并固定住,術者左手持操作部,同時調節角度鈕使胃鏡先端稍向下彎曲,右手拿胃鏡可曲部,通過牙墊孔輕輕插入咽部,并讓患者做吞咽動作,將胃鏡輕輕插入,便能順利地通過咽喉部而進入食管上段.將胃鏡插入患者食管后,左手持操作部,拇指放到上/下角度鈕輪盤上(調節上/下角度的控制盤),并調節插入的方向.(切記,必須在野清晰的空腔內向深處行進).右手持導像管,慢慢將胃鏡從食管上端向下插入.使用側視或斜視鏡時應調節角度鈕使胃鏡先端稍向下,才能清楚全面地觀察到食管內腔粘膜,在適量注氣情況下,邊觀察,邊向下插入.一般胃鏡插入40~50cm時即能通過賁門口而進入賁門部,此時須調節角度鈕使胃鏡先端向左并同時稍向左轉動鏡身,才能觀察到胃體上部的部分胃腔.如果多次在胃底打轉而看不清前方時,可調節角度鈕向上并適當充氣以擴張胃腔(正常最多充氣量300~500mL,充氣過多時患者胃脹不適)時,才能觀察到胃體上部,并循胃腔前進檢查胃息肉的部位及數量,息肉類型,體積;觀察息肉有否表面糜爛及出血.
2015-12-08 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