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血液分析中性粒細胞比率和淋巴細胞比率異常意味著什么
體檢血液分析結論:中性粒細胞比率GR%偏高73.7%淋巴細胞比率LY%偏低18.0%.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癥狀?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體檢中血液分析顯示中性粒細胞比率偏高為 73.7%,淋巴細胞比率偏低為 18.0%,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與感染、炎癥、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有關。 1. 生理性因素:劇烈運動、飽餐后、高溫或嚴寒環境等,可引起短暫性的中性粒細胞比率偏高和淋巴細胞比率偏低,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休息后可恢復正常。 2. 感染:細菌感染如肺炎、膽囊炎等,會導致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淋巴細胞比率相對降低。此時可能伴有發熱、咳嗽、腹痛等癥狀,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3. 炎癥:如風濕性關節炎處于活動期,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治療常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同時可能需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 4. 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影響血液細胞比例。治療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以及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 5. 血液系統疾病:某些白血病早期也可能有這樣的表現,需要進一步做骨髓穿刺等檢查明確診斷。 如果發現中性粒細胞比率和淋巴細胞比率異常,不必過于驚慌,但也不能忽視。建議及時就醫,結合癥狀、體征及其他檢查結果,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1-09 02: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淋巴細胞計數偏低見于細胞免疫缺陷病、某些傳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淋巴細胞減少癥、免疫缺陷病、丙種球蛋白缺乏癥等。
2015-12-08 11: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