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嘴里發甜連口水都是甜的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消化系統問題、內分泌紊亂、口腔疾病、飲食因素、藥物副作用等。 1. 消化系統問題: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可能導致食物在胃腸道內發酵,產生甜味。可服用多潘立酮促進胃腸蠕動,服用乳酸菌素片調節腸道菌群。 2. 內分泌紊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需要使用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格列齊特等。 3. 口腔疾病:口腔炎癥、感染等可能影響味覺。需保持口腔清潔,必要時使用甲硝唑等抗生素。 4. 飲食因素:近期食用過多甜食或含糖分高的食物。調整飲食結構,減少此類食物攝入。 5.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可能影響味覺。若確定為藥物所致,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嘴里發甜的原因較為復雜,建議先明確病因,再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注意口腔衛生,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09 09: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口甜。多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臨床上,分為脾胃熱蒸口甜和脾胃氣虛口甜。前者多因過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內熱或外感邪熱蘊積于脾胃所致。表現為口甜而渴、喜飲水、多食易饑,或唇舌生瘡、大便干結,舌紅苔燥,脈數有力等。治宜清脾瀉火。方藥選用瀉黃散:藿香15克,梔子、石膏各10克,甘草8克,防風2克;或清胃散:黃連、當歸、升麻各10克,生地、丹皮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后者多由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導致氣陰兩傷,虛熱內生,脾受津灼所致。表現為口甜而干、氣短體倦、不思飲食、脘腹作脹、大便時干時軟。治宜益氣健脾,和胃養陰。方藥選用益胃湯與四君子湯加減:沙參15克,麥冬、玉竹、白術、茯苓各10克,生地、藿香各12克,砂仁、炙甘草各8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2015-12-08 05: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口甜,又稱“口甘”,多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治宜清脾瀉火。
2015-12-08 02: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