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燥癥如何有效治療?
眼睛干燥癥怎么辦?我得了眼睛干燥癥,我說也不是很嚴重,就是老是感覺不舒服,我醫院檢查了一次,醫生說年紀上來了身體不如年青的時候,叫他自己多滴些眼藥水就行。但是現在還是不行,那么我想問一下眼睛干燥癥要怎么治呢?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眼睛干燥癥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通常由淚液分泌不足、淚液蒸發過快、瞼板腺功能障礙、維生素缺乏、環境因素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使用人工淚液、改善生活習慣、治療瞼板腺問題、補充維生素、改善環境等。 1.使用人工淚液:如玻璃酸鈉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等,可以緩解眼部干澀。使用時需遵醫囑。 2.改善生活習慣:減少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定時休息,避免長時間處于干燥環境,保證充足睡眠。 3.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通過熱敷、按摩瞼板腺等方式,促進瞼板腺分泌油脂,減少淚液蒸發。 4.補充維生素:適當補充維生素 A、B 族維生素等,有助于維持眼部正常功能。 5.改善環境: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佩戴防護眼鏡減少風、塵對眼睛的刺激。 眼睛干燥癥雖然常見,但通過綜合治療和良好的生活習慣調整,多數情況下癥狀可以得到有效緩解。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眼科就診。
2024-12-16 07: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干眼癥的確比較難治,下面目前比較全面的臨床方法1、減少或避免誘因:如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少接觸煙塵環境等。2、淚液成分替代治療:最佳的淚液替代成分是自家血清,但其來源受限,易受污染。人工淚液仍是主要藥物,對于嚴重患者,應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保淚液、延緩其排出及蒸發:①配戴硅膠眼罩、濕房鏡或潛水鏡;②暫時性(淚點膠原塞)或永久性淚點封閉(激光、燒灼或手術切除縫合);③治療性角膜接觸鏡,但重癥干眼不宜配戴。④促進淚液分泌:口服必嗽平、(溴芐環己胺)、鹽酸匹羅卡片、新斯的明等藥物,可促進部分患者的淚液分泌,但療效尚不肯定。
2015-12-08 01: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您這樣的情況建議應該及時去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因為,能夠引起您這樣癥狀的原因有很多,如結膜炎、角膜炎、乾眼癥、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腦膜炎等等,僅僅看您的描述,還是不好下結論的,最好是通過檢查,對癥治療,能否針灸治療,也要看看您的檢查結果來的。
2015-12-07 21: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眼球干燥癥癥狀表現為異物感、灼痛、耀眼、干燥感、眼睛的疲勞等。風,煙,空調等外部環境因素都會使癥狀惡化,有時即使眼淚不足,也會出現大量流淚的癥狀。預防和治療方法不要揉眼睛或用臟手抹眼睛,電腦屏幕時應多眨眼,及時補充覆蓋角膜的眼淚層,室內不要太干燥,應維持適當的濕度,眼睛嚴重疲勞時,最好常常使用人工眼淚,工作時每次15-20分鐘休息一次。
2015-12-07 18: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銀響 醫師
常州鼎武醫院
其他
內科
-
干眼癥的確比較難治,下面目前比較全面的臨床方法.1,減少或避免誘因:如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少接觸煙塵環境等.2,淚液成分替代治療:最佳的淚液替代成分是自家血清,但其來源受限,易受污染.人工淚液仍是主要藥物,對于嚴重患者,應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3,保淚液,延緩其排出及蒸發:①配戴硅膠眼罩,濕房鏡或潛水鏡;②暫時性(淚點膠原塞)或永久性淚點封閉(激光,燒灼或手術切除縫合);③治療性角膜接觸鏡,但重癥干眼不宜配戴.④促進淚液分泌:口服必嗽平,(溴芐環己胺),鹽酸匹羅卡片,新斯的明等藥物,可促進部分患者的淚液分泌,但療效尚不肯定.⑤手術:采用自體游離頜下腺移植,和分泌液成分與淚液相近,而且分泌量始終,為重癥干眼患者帶來了福音.
2015-12-07 08: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又稱干燥綜合征(sicca syndrome),是一種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自身免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稱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癥狀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服于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表現。其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一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1:20°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也見于兒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