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歲男性多處皮膚感染多年未愈,何因怎治?
患者男,43歲。此前身體良好,只有睡到黎明前后腰部酸痛,起床后慢慢消失。此次病情:1:2009年初冬頸部喉結上方突然紅腫化膿,中間形成一個深洞,我沒有去醫院吃點消炎藥、擠掉濃后慢慢恢復了。2:從此后不知不覺臉上出現小塊感染,經過擠壓有膠粘狀的分泌物自毛孔出來,有時手感又好像很細的沙子,擠壓時源源不斷,發展到現在臉部自顴骨以下、頸部和下頜都成大塊僵死、一遇到激素類物品的服用,僵死的硬塊就活躍起來,輕輕擠壓就有無盡的黏稠或細沙分泌出來。分泌物粘附性很強,似乎到哪里就依附在哪里,現在身上腿上隨意抓捏都有分泌物。已經一年了并沒有出現發熱、疼痛、嚴重化膿、強烈不適的情況。兩腮已被擠壓陷進去了。臉上好像成條狀的串起來發炎的。用手擠壓分泌物就融入手上的皮膚一樣。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多處皮膚反復感染,病程較長,可能與感染源未清除、自身免疫、皮膚結構異常、不良習慣、內分泌因素有關。 1. 感染源未清除:初始的頸部感染處理不當,膿液未徹底排出,病菌殘留,導致后續反復感染。 2.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統功能異常,對病菌的抵抗和清除能力減弱。 3. 皮膚結構異常:長期炎癥可能導致皮膚組織結構改變,毛囊、皮脂腺等受損,容易引發感染。 4. 不良習慣:頻繁擠壓感染部位,會使感染擴散,加重病情。 5. 內分泌因素: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影響皮膚的代謝和免疫功能。 總之,對于這種長期且復雜的皮膚感染,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患者盡快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進行詳細的檢查,如病原學檢查、免疫學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如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藥物治療,同時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擠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4-12-16 04: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看到您的敘述,最開始應該屬于中醫癰的范疇,但由于您沒有進行合理的治療,病情加劇,已經發展到了中醫發的地步,就是西醫說的蜂窩組織炎,如果您繼續這樣不治療會發生走黃和內陷的建議您立刻到正規中醫院的皮膚科治療,及時進行口服,外用的治療
2015-12-07 23: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看到您的敘述,最開始應該屬于中醫癰的范疇,但由于您沒有進行合理的治療,病情加劇,已經發展到了中醫發的地步,就是西醫說的蜂窩組織炎,如果您繼續這樣不治療會發生走黃和內陷的,建議您立刻到正規中醫院的皮膚科治療,及時進行口服,外用的治療
2015-12-07 09: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