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澤群 主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剖腹產后短期內再次懷孕,孩子能否要取決于多種因素,如剖腹產間隔時間、子宮恢復情況、孕婦身體狀況、胚胎著床位置、孕期產檢結果等。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2019-01-24 18:42
1.剖腹產間隔時間:一般建議剖腹產兩年以上再懷孕。間隔過短,子宮破裂風險增加。若超過兩年,風險相對降低。
2.子宮恢復情況:通過B超等檢查可評估子宮瘢痕的愈合程度,若恢復良好,再孕相對安全。
3.孕婦身體狀況:包括整體健康狀況、有無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良好的身體條件有利于妊娠。
4.胚胎著床位置:若著床在子宮瘢痕處,屬高危妊娠,可能不建議繼續妊娠。
5.孕期產檢結果:定期產檢,監測胎兒發育、孕婦身體指標等,綜合判斷能否繼續妊娠。
總之,剖腹產后短期再懷孕,孩子能否要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評估。孕婦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以保障母嬰安全。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膽囊息肉的治療:1.B超檢查發現的膽囊息肉,直徑在0.5公分以內者,常為良性息肉。如無癥狀,不需治療。但每隔半年左右要復查B超,觀察息肉的動態變化。2.若息肉的直徑超過1.0公分,則有可能惡變,應選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摘除膽囊。術后應將摘除的膽囊息肉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息肉的性質。3.對于膽囊息肉不論是單發還是多發,若并有膽囊結石(也不論是單發或多發),如果癥狀明顯,經常出現腹痛、發熱、消化不良,應及時摘除膽囊(首選腹腔鏡摘除術)。
2015-12-06 23: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治療初期膽囊息肉的治療:1.B超檢查發現的膽囊息肉,直徑在0.5公分以內者,常為良性息肉。如無癥狀,不需治療。但每隔半年左右要復查B超,觀察息肉的動態變化。2.若息肉的直徑超過1.0公分,則有可能惡變,應選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摘除膽囊。術后應將摘除的膽囊息肉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息肉的性質。
2015-12-06 21: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膽囊息肉的治療:1.B超檢查發現的膽囊息肉,直徑在0.5公分以內者,常為良性息肉。如無癥狀,不需治療。但每隔半年左右要復查B超,觀察息肉的動態變化。2.若息肉的直徑超過1.0公分,則有可能惡變,應選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摘除膽囊。術后應將摘除的膽囊息肉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息肉的性質。
2015-12-06 12: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