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運動狀態改變時出現痙攣失衡是何病
詳細病情表現:本人得此癥十分苦惱,現在有時都已感覺麻木了,因為已有十年時間了,但心里還是隱隱作痛。身體從一個狀態運動到另一個狀態身體發生類似痙攣(不知是否),不平衡,往往是手和腳再加上臉部作出怪動作以維持身體平衡,否則會跌到,在短暫的10來妙鐘的手腳和臉部僵硬之后,心里會“大出氣”一下,然后就恢復正常。因此,我不知是否是心臟神經官能癥?基本上有幾種情況:(1)發生在坐一段時間起來準備走動時。此時,心里感到一陣輕微的緊張,有點不自然,似乎是憋了氣,然后,相應地,手腳和臉部開始僵硬了,作出怪動作,以維持平衡;發生時,心里是知道的,“馬上要發生了!”,如果一個人的時候,發生時不是很快,我甚至有時間控制它,當然,肯定是控制不住的,最多延長幾秒;不嚴重時,往往是右手右腳再加上臉部慢慢地開始,但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往往一下子開始,速度較快,而且不限于右手右腳,身體左半部分也參與,過了幾秒,心里“大出氣”一下,就恢復正常了。(2)百米賽跑槍聲響后開始起跑時,哨子一響,心里馬上就起反應,跟著手腳與臉部就開始了。(3)下樓梯比上樓梯更容易發生。(4)考試時,因為時間緊,坐在那也會發生。(5)值得注意的是,早晨剛起床時較少發生,在大庭廣眾之下最易發生。似乎是與神經緊張有關系,不朝這方面想似乎也有助于減少發生頻率。從過去到現在每天都有發生,這是我痛苦的地方,因為人家以為你得了什么大病呢,當然我會很注意不要被人看到,因此,目前為止沒有人發現,只是和要好的朋友、家人說了,當然,越注意似乎越容易發生。要喚起它的發生也容易,只要讓腳圍著腳脖子轉圈就行了。另外,發生后不會立刻又發生,所以,在一些場合我必須走上講臺時,我會先讓它發生,然后上去就不會發生了。目前還沒有到精神科治療過,因為去過一次,一是費用較高,二是那個醫院工作人員說不是大問題沒必要看,自己調適就行了,但實際上我認為絕非小問題,因為已經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損失,我很多活動都因此而不能參加。盡管是免費的咨詢,也希望能得到醫師專業的回答!萬分感激!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身體在從一個狀態轉換到另一個狀態時,如久坐起身、起跑、上下樓梯、考試時等,會出現類似痙攣失衡的癥狀,手腳和臉部僵硬并做怪動作以維持平衡,可能是神經系統相關疾病,如癲癇、特發性震顫、帕金森病、心因性疾病、腦部結構性病變等。 1.癲癇: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癥狀多樣,包括肢體抽搐、意識喪失等。腦電圖檢查有助于診斷。治療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 2.特發性震顫:多有家族史,表現為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一般不影響日常生活時無需治療,嚴重時可用普萘洛爾、阿羅洛爾等。 3.帕金森病:常見于中老年,有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等表現。治療藥物如多巴絲肼、鹽酸普拉克索等。 4.心因性疾病: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如焦慮、緊張等。需心理治療結合藥物,如舍曲林、氟西汀等。 5.腦部結構性病變:如腦部腫瘤、腦血管病等,可通過頭顱 CT、磁共振等檢查明確。治療需根據具體病因。 出現這種癥狀應引起重視,盡快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2024-12-15 23: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是以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癥,該病在臨床上是非常多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學習壓力的不斷加大,導致了該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從10-70歲均有發生,最常發生的在30-50歲,常見于學生、中青年知識分子。它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影響植物神經功能而造成心血管系統功能異常。病因可能與體質、神經、行為、外周環境、遺傳因素有關。患者的神經類型常為弱型,較抑郁和焦慮憂愁,在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較緊張時,往往不能使自己適應于這種環境而易發病或使癥狀加重。精神、環境等的刺激可引起各種生理改變,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和糖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臨床研究還顯示本癥患者對運動、心理學試驗和疼痛刺激有異常反應,如運動時最大氧耗量較正常人為低和動靜脈血氧含量差降低,以及毛細血管血流減慢,血乳酸鹽增多等。 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癥狀多種多樣,常見的主要有: 一、感覺心搏動增強,有心慌感。有心動過速(100~120次/min)或過早搏動,而使自覺癥狀更為顯著。 二、呼吸困難,主觀感覺吸入空氣不夠用,因而需作深呼吸或有嘆息樣大呼吸。由于呼吸深度和頻率增加,故容易發生換氣過度而引起呼吸性堿中毒,如眩暈、四肢麻木、搐期,等。 三、心前區疼痛,常表現為心尖區及左乳房下區刺痛或刀割樣痛,為時數秒或持續數小時的胸悶、隱痛。疼痛的出現一般與體力活動無關,且多在靜息時發生。有時在工作緊張、情緒激動后可持續數天或更長。 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為多汗、手足冷、兩手震顫、上腹脹、腹痛、尿頻、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等。 五、其他癥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倦、失眠、睡眠不深或多夢、記憶力不佳、思想憂慮、低熱、頭昏、頭痛、肌肉痛等。 由于該病主要是精神方面等原因導致微血管病變,所以按照一般心臟病處理往往無效。祖國醫學認為:該病癥狀表現符合中醫奔豚、百合病、厥癥診斷,本病的形成多為氣滯血瘀,閉阻心脈。根據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臨床上宜用芳香開竅、行心氣、活心血的藥物。只有心功能改善,其它臟器才有望改善。由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速效救心丸行氣活血、能夠改善微循環、抗心肌缺血、增強心肌收縮力,并具有鎮靜、鎮痛、解痙的功效,因此治療此類疾病具有良好療效。 當然除了正確的用藥外,適度的運動同樣重要。要學會培養自己的業余愛好,不要整天想著自己的心臟,越想心臟的感覺越不好,要把注意力轉向外界,多親近大自然,學著讓自己的心情變得開朗豁達。
2015-12-06 20: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