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風寒和風熱是中醫常見的外感病邪,二者在病因、癥狀、治療等方面存在差異。病因上,風寒多因外感風寒之邪,風熱多由外感風熱之邪。癥狀方面,風寒常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等;風熱則多表現為發熱重、惡寒輕、有汗。治療時,風寒以辛溫解表為主,風熱以辛涼解表為法。 1.病因:風寒因吹風受寒,如季節交替時防護不當。風熱多因氣候炎熱,外感風熱或體內素有郁熱。 2.癥狀:風寒多有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頭痛身痛。風熱常有鼻塞流黃涕、咳嗽痰黃、咽喉腫痛。 3.脈象:風寒脈浮緊,風熱脈浮數。 4.治療原則:風寒宜疏風散寒,如麻黃湯。風熱應疏風清熱,像銀翹散。 5.用藥:風寒可用正柴胡飲顆粒、風寒感冒顆粒、荊防敗毒散。風熱可服桑菊感冒片、風熱感冒顆粒、雙黃連口服液。 總之,風寒和風熱的辨別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準確診斷和治療,不可自行用藥。
2024-12-13 05: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風寒感冒,其起因通常吹風或受涼.風寒感冒通常秋冬發生比較多.風寒感冒屬于太陽經癥,太陽開機受阻.其特征癥狀為:*后腦強痛,就是后腦袋疼,連帶脖子轉動不靈活.*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帶點黃.如果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開始流清涕,這也屬于風寒感冒*舌無苔或薄白苔*如果你會把脈,你應該可以測到脈像是浮緊,浮脈的意思是陽氣在表,輕取即得.通常治療上用荊防顆粒等發散風寒的藥.風熱感冒,其起因通常感受熱邪,或者是有風熱感冒轉化而來.很多時屬于陽明經癥.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便秘兩天以后,喉嚨痛一兩天,然后出現感冒癥狀,這就是風熱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熱邪,首先犯肺).中醫認為肺和大腸相表里,排便不暢,大腸影響肺就出現感冒癥狀啦.同樣反過來,風寒感冒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對對癥也會外邪內進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實風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醫屬于變癥,屬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隨便使用止瀉藥.風熱感冒的癥狀:*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濃涕,通常黃色*舌苔帶點黃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體通常比較紅.*便秘*身熱,口渴,心煩*脈像通常為數脈或洪脈,就是脈搏比正常的為快,為大.通常吃維C銀翹片之類的中成藥.
2015-12-06 08: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風寒,病因學術語,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素問·玉機真臟論》:“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臨床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緊等.治以祛風散寒為主. 風寒(Windchill):是人類對低溫和風的一種感覺程度.人類并不直接感受氣溫,如果我們感覺到冷,實際上感受到的是皮膚表面的溫度.在同樣的氣溫條件下,有風的時候,我們皮膚感覺到的溫度要比無風的時候更低,因而覺得更冷.風熱,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風熱,病證名.風和熱相結合的病邪.臨床表現為發熱重,惡寒較輕,咳嗽,口渴,舌邊尖紅,苔微黃,脈浮數,甚則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治以疏風清熱為主.
2015-12-06 05: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癥狀可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代表方劑為《蔥豉湯》,《荊防敗毒散》.服中成藥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通宣理肺丸等等.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常選用菊花,薄荷,桑葉等.代表方劑為《銀翹散》,《桑菊飲》.服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片),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蘭根沖劑等
2015-12-05 21: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