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輕體重兒快三個月體重不到 9 斤正常嗎
我家的寶寶是足月輕體重兒,剛出生是體重三斤七,當時醫生說是由于臍帶太細營養供應不上去所以導致寶寶體重輕.現在寶寶快三個月了,體重不到9斤,請問正常嗎?我們一直是人工喂養喝配方奶粉,無母乳.如果寶寶體重不正常與喝的奶粉有關系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足月輕體重兒出生后體重增長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營養攝入、消化吸收、疾病因素、遺傳因素和睡眠情況等。 1. 營養攝入:寶寶一直人工喂養喝配方奶粉,如果奶粉的營養成分不夠全面或配比不合理,可能影響體重增長。 2. 消化吸收:寶寶的消化系統可能尚未發育完善,對奶粉中的營養物質吸收不佳,導致體重增長緩慢。 3.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胃腸道疾病等,會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取和利用,進而影響體重。 4. 遺傳因素:家族中如果有體重增長較慢的情況,寶寶也可能受到遺傳影響。 5. 睡眠情況:充足的睡眠對于寶寶的生長發育很重要,如果睡眠不足或質量差,也會影響體重增長。 總之,寶寶快三個月體重不到 9 斤可能不太正常,建議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明確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2024-12-13 05: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出生時6.8斤,第一個月長3斤,以后每月長2斤,現在三個半月15斤,是正常的,體重是代表體格發育尤其是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正常足月兒出生時體重為3.1—3.5公斤,男孩比女孩稍重.生后由于喂養不足,尿便的排出等原因可使體重稍有下降(約200—250克),稱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生后3—4天體重開始回升,逐漸回升到出生體重,以后體重迅速增加,年齡越小增加越快,最初3個月生長最快,平均每天增長25—40克,每月增加l000克,第2個3個月平均每月增長700—1000克,后半年每月約增加500克.4—5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6公斤),l周歲時約為出生時的三倍.
2015-12-06 07: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一般是可以按照一下計算方法做計算,一歲以內的嬰兒標準體重可用如下的方法來測量:1.1-6個月嬰兒體重(克)=足月數X0.6+3000克2.7-12個月嬰兒的體重=足月數X0.5+3000克3.嬰兒肥胖度=嬰兒體重/標準體重X100-100.其結果在20以上可能為肥胖,低于20為正常體重.一般嬰兒體重高于20,尚不可以定為肥胖兒,低年齡嬰兒的體重發育比較快,待學會走路,身體發育趨于穩定后,才可以判定是否肥胖.10個月以后,如嬰兒特別胖,應引起家長注意,需10天稱一次體重,如每天體重增長大于20克,則屬于過胖.愿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祝你的寶寶,成長快樂!
2015-12-06 07: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體重是兒童發育的重要指標.正常嬰兒到第八周增加約兩千克,每天大約增加三十克左右,身高增加七至八厘米,有的孩子長得稍快些,有的稍慢些,只要寶寶精神好,身體健康,小的差異不必在意.你的寶寶體重身高完全達標.不必擔心.體重計算公式:出生時體重+0.7x月份=平均體重[kg
2015-12-06 06: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自己算算吧.WHO女童體重標準(公斤) WHO女童身高標準(厘米)初生3.2初生49.01歲9.01歲74.02歲11.52歲86.03歲13.93歲95.04歲16.04歲103.05歲18.25歲109.0WHO男童體重標準(公斤) WHO男童身高標準(厘米)初生3.4初生50.01歲9.61歲76.02歲12.12歲87.03歲14.33歲96.04歲16.34歲103.05歲18.35歲110.0
2015-12-06 02: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臍帶異常? 臍帶異常發病率很高,一般在11%~20%之間,因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胎兒胎盤血液循環及氣體、物質、代謝產物交換,輕者可致胎兒宮內生長受限,重者可引起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甚至圍生兒死亡。是圍生兒缺氧以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以臍帶脫垂危害性最大,病死率最高,因臍帶脫垂使臍帶被壓于胎先露與骨盆之間,臍血受阻甚至完全中斷而威脅胎兒生命。臍帶正常長度在30-70cm之間,平均為50-60cm。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