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歲男性結腸癌 43MM 梗阻,手術效果不佳,如何治療?
男:26歲近一段時間總是肚子痛,經腸鏡檢查:43MM處梗阻,活檢結果結腸癌,聽當地醫生說手術效果也不太好,說是這種病越年輕效果越不好,我想請教一下,手術后能維持多長時間,另外還有沒有其它挽救手段。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對于年輕患者,治療方法多樣,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治療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腫瘤分期、患者身體狀況、治療方案的選擇等。 1. 腫瘤分期:早期結腸癌手術效果較好,晚期則可能需要綜合多種治療手段。 2. 患者身體狀況:身體較強壯、耐受性好的患者,能更好地承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3. 治療方案選擇:合理的綜合治療方案有助于提高療效。 4. 術后護理:包括飲食調理、適當運動、定期復查等,能促進康復。 5. 心理狀態: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治療和康復有重要意義。 總之,對于年輕的結腸癌患者,雖然手術效果可能不太理想,但通過綜合治療和良好的自我管理,仍有機會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建議患者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醫生的治療和指導。
2024-12-12 17: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結腸癌化療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治療方法,它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使得正常的內部器官受到損害,很多病人都會出現不良反應惡心,嘔吐,頭暈,脫發,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下降等化療副作用是可以用中藥控制的?;熍c中醫藥之間并沒有沖突,相反可以相輔相成,加強療效的同時,減輕化療副作用,抑瘤消瘤,從而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目前比較成熟的抗放化療中藥有醫用級靈芝孢子粉、靈芝提取物(富含真菌多糖、三萜酸),其扶正固本,免疫強化的特性可作用于腫瘤治療的任一階段
2015-12-05 21: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腸癌手術效果不錯,記得曾經有一位患者也是71歲左右,但是手術的前提是患者沒有轉移,營養情況好。沒有腹水。才能夠手術,如果有以上情況可能效果會差很多。
2015-12-05 19: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治療手術切除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治療方法,并可輔以化療,免疫治療、中藥以及其它支持治療.(一)手術治療1.術前準備除常規的術前準備外,結腸手術必須要做好腸道準備包括①清潔腸道:手術前2天進少渣或無渣飲食;術前1~2天服緩瀉劑,若有便秘或不全腸梗阻者酌情提前幾天用藥;清潔灌腸,根據有無排便困難可于術前一日或數日進行.②腸道消毒:殺滅腸道內致病菌,尤其是常見的厭氧菌如脆弱擬桿菌等,以及革蘭氏陰性需氧桿菌.其藥物前者主要是應用甲硝唑(滅滴靈),后者可用磺胺類藥物,新霉素、紅霉素、卡那霉素等.腸道準備充分,可減少術中污染,減少感染有利愈合.目前國內外一些醫院有采取全腸道灌洗方法作腸道準備,方法是由胃管滴注或口服特殊配制的灌洗液(含一定濃度的電解質及腸道消毒劑,保持一定的滲壓),用量4~8升,蹲坐于排便裝置上.可同時達腸道清潔和消毒的目的.(2)藥物治療1.化學藥物治療手術后的病人化療一般一年~一年半內可使用2~3個療程,常用藥物主要是5-氟脲嘧啶(5-FU),也可聯合應用絲裂霉素、環磷酰胺等,5-FU每個療程總量可用7~10克.可口服或靜脈給藥,最好加入葡萄糖液中滴注,每次250毫克,每日或隔日一次.如果反應較大如惡心、食欲減退、無力、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下降等,可減少每次用量,或加大間隔期.骨髓抑制明顯時可及時停藥.口服法胃腸道反應比靜脈給藥大,但骨髓抑制反應輕.用藥期間必須注意支持治療,并用減少副作用的藥物.預后結腸癌予后較好,根治術后總5年存活率可達50%以上,若為早期病人5年存活率可達到80%以上,而晚期只有30%左右.結腸癌手術以后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和復查并且作好康復措施,具體治療后的存活時間還是同個人的身體體質,以及康復環境以及手術后的放化療有關系.結腸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未真正搞清楚,結腸癌能不能遺傳,醫生們的意見也不一致.國外曾調查過某一家族,75年共有血緣親屬650人以上,其中96人為惡性腫瘤患者,多數是患結腸癌,并伴有其它器官的腺癌.還有人統計發現,結腸癌患者的同胞,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增加5倍;結腸癌的家族性因素比其它消化道癌多見.所以,有許多醫生認為遺傳因素與結腸癌有關.
2015-12-05 11: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