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紅細胞等指標異常意味著什么?
檢查項目名稱結果單位正常范圍值白細胞計數(WBC)3.4↓10^9/L4.0-10淋巴細胞絕對值(LYM#)1.510^9/L0.8-4.0中間細胞絕對值(MONO#)0.310^9/L0.1-1.0中性粒細胞絕對值(NEU#)1.6↓10^9/L2.0-7.0淋巴細胞百分率(LYMPH%)43.4↑%20-40中間細胞百分率(MONO%)9.9%3.5-10.0中性粒細胞百分率(NEUT%)46.7↓%50-70紅細胞計數(RBC)4.2910^12/L3.5-5.0血紅蛋白(HGB)92↓g/L110-150平均紅細胞體積(MCV)69.9↓fl83.9-99.1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21.4↓pg26.9-33.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307↓g/L320-362紅細胞壓積(HCT)29.9↓%33.5-45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變異系數(RDW-CV)17.5↑%0-14血小板計數(PLT)28410^9/L100-300血小板分布寬度(PDW)15.7%15-18.1大血小板比率0.255%0.07-0.4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絕對值等偏低,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等也存在異常,這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營養不良、感染、血液疾病等。 1. 白細胞計數偏低:可能是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副作用等。病毒感染如流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某些藥物如抗甲狀腺藥物等可能導致。 2. 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偏低:常見于感染、骨髓造血功能異常。感染如傷寒,骨髓造血功能異常如再生障礙性貧血。 3. 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偏低:多因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慢性失血。缺鐵性貧血與鐵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有關;巨幼細胞貧血可能是維生素 B??或葉酸缺乏;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 4. 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等偏低:提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常見于缺鐵性貧血。 5.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變異系數偏高:反映紅細胞大小不均一,可能與貧血的類型和進展有關。 出現這些指標異常,需要綜合臨床癥狀、其他檢查結果進一步明確原因。必要時可采取相應治療,如補充營養、抗感染、治療原發病等。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2024-12-13 01: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這種情況屬于正常的,不需要擔心
2015-12-05 06: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低,淋巴細胞高說明有病毒性感冒血紅蛋白比較低,說明貧血,建議多休息,多飲水,增加含鐵食物的攝入,比如瘦肉豬肝等
2015-12-05 01: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根據你的清苦血紅蛋白的值偏差較大,其它值基本在正常范圍內,可不予考慮。建議,最近多注意休息,吃點有營養的食物,補充點鐵劑,過段時間再復查下,根據你的檢查結果其它基本正常。
2015-12-04 22: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