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如何有效治療
我弟弟今年49歲,2011年10月份在天津確診為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人有糖尿病,用胰島素控制血糖。2012年2月份,病人血小板降至31000時,轉至黑龍江省血液病研究所住院,注射血小板生成素(特比奧)20天、丙球14天,每次2.5克2支,血小板升至28萬出院。出院半個月后,血小板降至0。又返回黑龍江省血液病研究所。注射血小板生成素(特比奧)8天,丙球5天(每天2.5克4支)無效。后用美羅華(3次)和血小板生成素(打了2天)﹑激素(4片)聯合治療。美羅華已經打了3次,第一次針300毫克,后二次600毫克,血小板始終在1000。期間輸血小板7次,每次輸完長至10000,第二天掉到掉1000?,F在轉至天津住院,使用丙球4次(每次2.5克10支)和長春地辛,血小板升至12000,因感冒有掉至2000。醫生說只有2個辦法,一是切脾,二是口服那達唑。至今病人身上沒有出血點。請問是否有有效治療辦法。謝謝!恭候佳音。黑龍江省農墾紅興隆管理局劉女士聯系方式:13555109160補充問題1:(2012-05-2508:57:40)檢查什么指標都正常,也產血小板,就是存不住。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遺傳、感染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脾切除等。常見藥物有潑尼松、地塞米松、丙種球蛋白等。 1. 免疫調節: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抑制免疫反應,減少血小板破壞。 2. 促進血小板生成:使用血小板生成素類藥物,刺激骨髓造血干細胞增殖和分化,增加血小板生成。 3. 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抑制異常的免疫反應。 4. 輸注血小板:在血小板極低、有嚴重出血風險時,可輸注血小板應急。 5. 脾切除:對于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切脾可能是一種選擇。 6. 其他治療:如達那唑等藥物,也有一定療效。 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血常規等指標,同時注意預防感染和避免外傷。
2024-12-12 02: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激素是首選治療藥物。血小板16,是很低了,需要服用激素治療的。一般效果都比較好。建議在當地血液科醫生指導下服用激素治療,并定期復查血常規,了解血小板計數。
2015-12-04 23: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紫癜是皮膚和粘膜出血后顏色改變的總稱,臨床表現為出血點、紫癜和瘀斑,它有血管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凝血機制障礙性紫癜三者之分,其中,過敏性紫癜屬于血管性紫癜的一種,開始為紫紅色,壓不退色,愈后逐漸變淺,至兩周左右變黃而消退主要是臥床休息建議口服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口服復方丹參片外用奧能或者艾洛松。建議你積極的去醫院皮膚科治療
2015-12-04 13: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體內產生抗血小板表面某些糖蛋白的自身抗體,主要通過II型超敏反應而損傷血小板,導致出血性疾病脾切除脾切除可減少血小板抗體的產生,消除血小板破壞的主要場所,是本病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適應癥:①糖皮質激素治療3~6個月無效;②糖皮質激素治療雖有效但發生對激素依賴性,即在停藥或減量后復發或需較大劑量(10mg/d以上)維持者
2015-12-04 06: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主治療主要是用激素,嚴重者可以考慮作脾切除。另外還可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免疫球蛋白、達那唑、輸注血小板、血漿置換、促血小板生成藥以及中醫中藥。
2015-12-04 05: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血象高一定是血液病嗎? -
Q: 蕁麻疹是血液病毒病嗎? -
Q: 痛風屬于血液病嗎 -
Q: 腳氣有小裂口會引發血液病嗎? -
Q: 腳氣有小裂口會引發血液病嗎? -
Q: 血液病會導致月經量增多嗎 -
Q: 血液病患者能否吃魚? -
Q: 血液病的定義和常見類型有哪些 -
Q: 血液病的定義和常見類型是什么 -
Q: 痛風屬于血液病范疇嗎?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