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半月孩子拉稀一周未愈怎么辦
我的兒子現在3個半月,突然開始拉稀,而且一把尿就次水(屎把把),順著屁股流,吃了頭胞和思密達,一點用都沒有,請問我該怎么辦?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拉了整整一個星期了,還是不見好,有什么比較見效的辦法嗎?個半月拉肚子,拉水,問怎么辦?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一個星期目前一般情況:還是拉水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吃頭胞,思密達,媽咪愛,不管用,孩子對藥物不吸收第一次問題補充:奶粉發干,也給孩子吃了,可是,孩子好象是不吸收,拉的水里都有一些雜質,輔食也給孩子吃了,每天早上2個鵪鶉蛋黃(他很喜歡吃),可還是不管用,不過,孩子這么個拉法,體重沒有少,精神也很好,而且我的孩子晚上不拉,朋友們,快幫我想想辦法吧,都快愁死我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拉稀一周未愈,可能是腹部著涼、消化不良、腸道感染、乳糖不耐受、過敏等原因引起。 1.腹部著涼:孩子腹部保暖不足,可能導致腸道蠕動加快,引起拉稀。要注意給孩子腹部保暖,可使用肚兜或暖水袋。 2.消化不良:喂養不當或輔食添加不合理,易造成消化不良。應調整飲食,減少輔食量。 3.腸道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腸道。需進行大便常規檢查,明確感染類型。如為細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克肟等;病毒感染多可自愈。 4.乳糖不耐受:體內乳糖酶缺乏,無法完全消化乳糖。可嘗試使用無乳糖奶粉。 5.過敏:對食物或奶粉中的某些成分過敏。要排查過敏原,必要時更換奶粉或食物。 孩子持續拉稀應引起重視,除了上述處理方法,還應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和體重變化。若癥狀仍無改善,建議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2024-12-12 03: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友波 主治醫師
洞頭縣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兒科
-
您好,請問目前每日大便次數,每日進食情況?
2015-12-04 06: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可以開空調,但開空調的房間溫度與沒開空調的房間之間的溫差不能超過2度,以避免孩子容易著涼.孩子的拉肚子有可能是受涼所致,也有可能是糖丸疫苗引起.也有可能存在消化不良了,建議給孩子做個肺功能檢查看看.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建議改用專門為腹瀉的孩子配制的奶粉(如豆奶粉)喂養孩子.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的,建議母乳的飲食以有營養,清淡,易消化為主,不要吃得過于肥膩,也不要吃柑,桔,橙等生冷之品.乳母口服常樂康或培菲康調整腸道的菌群平衡,對孩子的恢復是有幫助的.
2015-12-04 06: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專家你好:小孩這一兩天飲食主要為小米粥、雞蛋、饅頭、餅干、有時吃些菜(燉土豆、燉茄子等),小孩還沒有斷奶,所以飯吃的不多,直想吃奶,飯不怎么吃。大便次數為7、8次,但是像今天早上(這一兩天一直這樣),他每次大便后,總好像沒拉完,一會拉一點,一會拉一點,挺稀的,吃藥好像不管用似的
2015-12-04 04: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腹瀉的治療:(一)飲食療法腹瀉時適宜的營養供應對促進疾病恢復,減少體重下降和生長停滯的程度,縮短腹瀉后的康復時間,預防營養不良都是很重要的。腹瀉停止后,繼續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以期趕上正常生長,營養不良兒或慢性腹瀉的恢復期需時更長,直至營養不良恢復。(二)護理對感染性腹瀉應注意消毒隔離。注意嘔吐、排便和排尿的情況。按時喂水或口服補液用的含鹽溶液,掌握靜脈補液的速度。加強眼部護理,防止嘔吐誤吸。勤翻身,預防繼發肺炎。(三)控制感染病毒性腸炎以飲食療法和支持療法為主,不需應用抗菌藥。非侵襲性細菌所致的急性腸炎多為自限性疾病,僅用支持療法常可痊愈,但對新生兒、幼嬰、衰弱兒和重癥者仍宜使用抗菌藥。侵襲性細菌性腸炎一般均需用抗生素治療。1)大腸桿菌慶大霉素、吡哌酸、氟哌酸、呋喃唑酮、某些頭孢菌素、復方新諾明、黃連素、氨芐青霉素等。2)胎兒空腸彎曲菌紅霉素、慶大霉素、氨霉素、呋喃唑酮、氟哌酸。3)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慶大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復方新諾明。4)鼠傷寒沙門菌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環丙氟哌酸、頭孢唑肟、頭孢噻甲羧肟。5)金黃色葡萄球菌停用原來的抗生素,可用萬古霉素、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的新青霉素(如苯甲異惡唑青毒素、鄰氯青霉素或雙氯青霉素)。6)偽膜性腸炎萬古霉素、滅滴靈(甲硝噠唑)、桿菌肽。7)其他真菌可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梨形鞭毛蟲用滅滴靈、呋喃唑酮。(四)液體療法口服補液可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液(WHOORS)少量頻服,在8~12小時將累積損失補足。輕度脫水約需50~80ml/kg,中度脫水約需80~100ml/kg。靜脈補液用于中度以上脫水或吐瀉重或腹脹的患兒。(1)第1天補液1)總量:包括補充累積損失量、生理和異常的繼續損失量。一般輕度脫水約90~120ml/kg,中度脫水約120~150ml/kg,重度脫水約150~180ml/kg,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2)溶液種類:溶液中電解質溶液與非電解質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據脫水性質而定。3)輸液速度:主要決定于脫水程度和大便量。4)糾正酸中毒:因重度脫水多伴有重度酸中毒,可用1.4%碳酸氫鈉,兼有擴容和加快糾正酸中毒的作用。5)鉀的補充:一般患兒按每日3~4mmol/kg(相當于氯化鉀200~300mg/kg),缺鉀癥狀明顯者可增至4~6mmol/kg(相當于氯化鉀300~450mg/kg)。輕度脫水可分次口服;中、重度脫水可予靜滴。氯化鉀靜滴濃度不得超過0.3%(40mmol/L)。補鉀一般持續4~6天,嚴重缺鉀者應適當延長。6)鈣和鎂的補充:可給10%葡萄糖酸鈣5~10ml靜脈緩注,必要時重復使用。個別抽搐兒用鈣劑無效,應測定血清鎂,并用25%硫酸鎂每次0.1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6小時一次,每日3~4次,癥狀緩解后停用。(2)第2天及以后的補液經第1天補液后,主要是補充生理的和異常的繼續損失量,繼續補鉀,供給熱量。一般可改為口服補液。若腹瀉仍頻或口服液量不足者,仍需靜脈補液。(五)對癥治療1)腹瀉一般不宜用止瀉劑,對經治療好轉、中毒癥狀消失而腹瀉仍頻繁者,可試用鞣酸蛋白,次碳酸鉍等收斂劑。蒙脫石粉具加強、修復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種病毒、細菌及其毒素,適用于各型腹瀉,每日3~9g,分次于兩餐間加水搖勻口服。2)腹脹宜早期補充鉀鹽預防。必要時用新斯的明肌注和肛管排氣。3)嘔吐可用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氯丙嗪等。
2015-12-04 03: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