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偉明 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踝關節骨折內固定術后康復鍛煉,要注意休息、飲食、活動、復查、防護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12-21 13:55
1.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早負重行走。
2.飲食:均衡營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鈣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豆制品。
3.活動:循序漸進進行關節屈伸等康復訓練,避免過度勞累。
4.復查:按時復查X線,了解骨折愈合情況。
5.防護:佩戴護具,防止再次受傷。
遵循以上注意事項,有助于促進踝關節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關節僵硬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長時間患肢固定不動,創傷等等原因,關節長期處于一種姿勢,從而造成關節的攣縮,粘連,僵硬等等,需要加強功能鍛煉,主動和被動活動關節,配合中藥燙洗,按摩,理療等等可以促進恢復
2015-12-04 13: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踝關節術后早期會出現腫脹和疼痛,后期為關節活動受限.手術治療是一方面,但術后康復也很重要,只有適當的術后康復治療,才不會出現關節僵硬通過鍛煉來促進血液循環,消腫并促進骨骼愈合,從而有利于關節軟骨的修復.還有可以進行適當的熱水浴,可有效軟化淤痕,防止粘連,避免關節僵硬的發生.
2015-12-04 10: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早期階段(術后1~3周) 術后置踝關節于跖屈小于10度,接近垂直位.術后3~7d做患足足趾的主動活動,既能促進消腫又能為以后的鍛煉做準備.一般在術后7d,創傷炎癥開始消退,局部疼痛緩解.這時讓患者在做足趾活動的同時,做踝關節被動屈伸活動,方法:一手扶住踝關節,另一手握住足前部,做踝關節屈伸活動,同時囑患者做相應肌肉收縮運動.每日早晚各鍛煉50~100次.中期階段(術后4~6周) 此期骨折已基本穩定,骨折處已有纖維組織粘連原始骨痂形成.踝關節從以被動活動為主逐漸過度到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鼓勵患者做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同時輔以外力來增加踝關節活動范圍.每日早,中,晚各鍛煉100次左右.同時鼓勵患者做髖及膝關節的功能活動.此期踝關節活動已基本達到正常. 后期階段(術后6~12周)此期骨折已處于臨床愈合期,囑患者扶拐下床做患肢部分負重功能活動,并逐漸增加負重量,至術后12周離拐完全負重行走.
2015-12-04 07: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踝關節骨折內固定術后康復鍛煉注意事項抬高患者,消除水腫.若你的骨折累及到關節面,則應制動,且制動時間長,臨近關節活動,如膝關節,趾指關節,可預防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若未骨折未累及到關節面,早期即可小幅度的踝關節的趾屈和背屈,防止關節僵硬.
2015-12-04 02: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32歲女性,踝關節骨折內固定后,關節僵硬.您好,一般骨折后手術第二天,局部疼痛較為緩解后,即可開始主動的功能鍛煉,逐漸增加活動的強度.下肢骨的骨折下地負重的時間要根據骨折愈合的情況而定.但是您現在已經是骨折了幾個月的時間,關節已經僵硬,很難恢復到原來的功能了.積極功能鍛煉,防止骨折所引起的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
2015-12-03 17: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踝關節骨折?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較為多見,無論在日常生活中或運動場上均易發生。有人統計,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韌帶損傷,占全身損傷的4%~5%。踝部骨折多由間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內翻或外旋等。Davis-Weber分類法根據外踝骨折的位置,把踝關節骨折分為A、B、C三型,該分類以下脛腓聯合為界將骨折分為下脛腓聯合水平以下的損傷(A型)、經下脛腓聯合的腓骨骨折(B型)以及下脛腓聯合以上損傷(C型),較簡單,使用方便,但卻不能說明整個踝關節各種復雜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