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關節處長囊腫,變小不痛,骨囊腫會怎樣?
我的手腕關節(手背后面)長了個囊腫,有2年了,按的時候會有隱痛.這幾天又變小了,按著也不痛了.請問骨囊腫會消失或者轉移,擴散嗎?什么叫骨囊腫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骨囊腫是一種常見的良性骨病損,多位于長骨干骺端。其形成與骨內血管阻塞、創傷、遺傳等因素有關。一般不會轉移或擴散,但可能會引起疼痛、腫脹、病理性骨折等。對于手腕關節處的囊腫,不一定是骨囊腫,還可能是腱鞘囊腫等。 1. 骨囊腫的形成原因:骨內血管阻塞導致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創傷引起骨損傷后的異常修復,遺傳因素影響骨骼發育等。 2. 骨囊腫的癥狀表現: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部分會有局部隱痛、腫脹,嚴重時可出現病理性骨折。 3. 骨囊腫的診斷方法:通常依靠 X 線、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來明確診斷。 4. 骨囊腫與其他囊腫的區別:腱鞘囊腫多與關節活動頻繁、勞損有關,質地較軟,活動度較好;而骨囊腫質地較硬,位于骨內。 5. 骨囊腫的治療方式:較小且無癥狀的可定期復查;較大或有癥狀的,可行手術刮除病灶并植骨。 總之,手腕關節處的囊腫需明確診斷,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果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骨科就診。
2024-12-12 06: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骨囊腫為骨的瘤樣病變骨囊腫。病因不明。可能是在胚胎時期少許具有分泌功能的滑膜細胞陷入骨內,引起滑液聚集而形成骨囊腫。病人是由于外傷造成病理性骨折后產生局部腫痛、腫脹、不能活動等骨折表現而發現。骨囊腫為骨的瘤樣病變,又名孤立性骨囊腫。囊壁為一層纖維包膜,囊內為黃色或褐色液體。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預后良好。你也不要太擔心,這個不嚴重,囊腫一般是良性。一般手術治療,可以徹底治愈,復發的幾率小。要是骨折了,囊腫會自行愈合,希望能給你幫助。
2015-12-04 01: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就是骨骼里面長了一個囊腫.X片即可確診.
2015-12-04 00: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骨囊腫為良性病變,亦稱單純性骨囊腫或孤立性骨囊腫。病因尚未明了。有學者認為骨囊腫是由于骨內血管末梢阻塞,血液瘀滯所致;也有認為本病系某種腫瘤、炎癥組織的退行性變,其生長、代謝阻礙的結果或與骨發育異常有關;也有認為可能系外傷出血形成局限性包囊,進而局部吸收骨化而成。骨囊腫較小者可因骨折后骨痂而消失;囊腫較大者也可因之縮小;偶爾可因血腫骨化而消失。建議去專業的醫院進行治療。祝早日康復。
2015-12-03 12: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骨囊腫 概述: 骨囊腫為骨的瘤樣病變,又名孤立性骨囊腫,單純性骨囊腫(simplebonecyst),.囊壁為一層纖維包膜,囊內為黃色或褐色液體.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預后良好.骨囊腫的確切病因不明,學說很多,Mirra推測可能是在胚胎時期少許具有分泌功能的滑膜細胞陷入骨內,結果引起滑液聚集而形成骨囊腫.骨囊腫在其發展過程中很少出現癥狀,大部分病人是由于外傷造成病理性骨折后產生局部腫痛,腫脹,壓痛,不能活動等骨折表現而發現.少數病例表現為局部包塊或骨增粗,關節活動多正常,肌肉可輕度萎縮.發生在下肢的患者,偶有跛行. 臨床表現: 1.好發于4—20歲,多見于5—15歲兒童.好發于股骨頸,股骨上端和肱骨上端.隨著年齡增長,囊腫逐漸向骨干方向移動. 2.一般無明顯癥狀,多數因病理性骨折,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而就診,X線攝片才發現此病. 3.X線攝片顯示長骨干腄端或骨干部位有橢圓形溶骨破壞,邊界清楚,其周圍可見薄層硬化帶,骨皮質可有輕度膨脹變薄. 診斷依據: 1.多見于兒童及少年,好發于長骨干骺端. 2.無明顯癥狀,或有輕微疼痛和壓痛,病理性骨折可為最早癥狀和體征,或經X線攝片發現病變. 3.X線攝片顯示長骨干骺端有橢圓形密度均勻的透明陰影,病變局限,與正常骨質間有明顯界線,骨皮質膨脹變薄. 4.病理檢查可確診. 治療原則: 1.骨囊腫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刮除,植骨,術中需徹底刮除纖維包膜,以防復發. 2.合并病理性骨折者,有時骨囊腫可自行愈合.若骨折愈合后,仍殘留囊腫,則應作手術. 3.對于兒童患者,可試用醋酸甲基強的松龍注入骨囊腫腔內.注射量40—200毫克,按囊腫的大小和兒童的年齡而定. 用藥原則: 1.骨囊腫病者以手術刮除植骨術治療為主. 2.近十多年來國內外有用醋酸甲基強的松龍囊腫腔內注射多次,藥量示囊腔大小和兒童年齡而定,一般用40—200mg,2個月1次. 輔助檢查: 骨囊腫診斷根據臨床表現及X線攝片,一般可確診,查血伊紅細胞主要與嗜酸性肉芽腫相鑒別有關.住院手術病人,除基本檢查外,酌情選用可選檢查專案,一般無需特需檢查. 療效評價: 1.治愈:囊腔消失或骨折愈合,骨質修變.傷口愈合. 2.好轉:合并病理性骨折,骨折愈合,骨囊腫大部分愈合或囊腔縮小. 專家提示: 骨囊腫是骨的瘤樣病變,又稱孤立性骨囊腫.經徹底刮除+植骨術后,預后良好.如合并病理性骨折,應按骨折治療,骨囊腫可能愈合消失,應定期復查.
2015-12-03 09: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