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歲高血壓 20 年,現胸悶頭昏脾氣差,吳茱萸有效嗎?
醫生,你好,我今年47歲了我有高血壓到今年已經是20年了,平時注意身體也沒出多大事,可是最近今年不知道是年紀大了的原因還是怎么回事,逐漸感覺胸悶,頭昏,而且脾氣也越來越不好,老是想發火,后來朋友推薦吳茱萸,可是那東西對治高血壓有效嗎?還有其他功效于作用沒有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高血壓患者出現胸悶、頭昏、脾氣改變的情況較為常見,可能與血壓控制不佳、血管病變、心臟問題、心理因素、激素變化等有關。吳茱萸在中醫理論中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單純依靠它來治療高血壓。 1. 血壓控制不佳:長期高血壓若未得到良好控制,血壓波動大,易導致心腦血管并發癥,引起胸悶、頭昏。應規律監測血壓,調整降壓方案。常用降壓藥如硝苯地平、厄貝沙坦、美托洛爾等。 2. 血管病變:高血壓可損傷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硬化、狹窄,影響腦部和心臟供血。需進行血管超聲等檢查,必要時使用他汀類藥物穩定斑塊。 3. 心臟問題:長期高血壓可能引發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導致胸悶。通過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明確,治療藥物包括呋塞米、地高辛等。 4. 心理因素:患病時間長,心理壓力大,易焦慮、煩躁。可通過心理疏導、適當運動等改善。 5. 激素變化:隨著年齡增長,激素水平可能發生變化,影響情緒和身體狀態。 高血壓患者出現新的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同時,不建議自行使用吳茱萸等中藥,應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治療。
2024-12-11 23: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個其作用并不肯定的.高血壓患者,一要堅持服藥治療,且主張聯合應用;二要盡可能選用長效降壓藥,一日1次用藥便可維持血壓24小時穩定,減少波動;三要與生活方式改善及飲食調理緊密結合,特別注意低鹽、低脂、控制體重和體育鍛煉戒煙酒保持心理平衡。抗高血壓的首選藥物包括利尿藥、β受體阻斷藥、轉化酶抑制藥、鈣拮抗藥等。①利尿藥——氫氯噻嗪:能協同或增強其他抗高血壓藥的降壓作用,可克服血管擴張藥、交感神經抑制藥等引起的水、鈉潴留,不易產生耐受性,價廉等。其缺點是:作用較弱,出現作用緩慢,可引起低血鉀、低血鎂、高血糖、高尿酸血癥,血脂增高。②β受體阻斷藥——普萘洛爾:不引起體位性低血壓,較少引起頭痛、心悸等。其缺點是:長期應用驟然停藥,可引起原有疾病癥狀加重;。③鈣拮抗藥——硝苯的平:降血壓的同時不降低主要器官如心、腦、腎的血流量,有時甚至改善之。治療量一般不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尚可逆轉高血壓患者的心肌肥厚,并能選擇性擴張入球小動脈,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在用藥第一周產生利尿作用。其缺點是:降壓時通過壓力感受器反射性加快心率,引起心悸,還引起踝部水腫。短效鈣拮抗藥硝苯地平大劑量不適用于高血壓合并心肌缺血患者及高血壓患者。④血管緊張素I轉化酶抑制藥——卡托普利:能擴管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血壓,尚能降低腎及腦血管阻力,腎臟及保持腦血流量;對脂質代謝及血中尿酸無明顯影響。擴張腎出球小動脈而降低腎小球內壓,減輕腎小球受損,推遲或防止糖尿病性腎病進展。可逆轉心肌肥厚及抑制血管“重構肥厚”;降壓時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其缺點是:致干咳,味覺缺失,少數人中性白細胞減少等每個高血壓患者病情不同,對降壓藥物反應不同等,因此,要因人而異,選用藥物。如心跳過慢的人,不能使用β受體阻滯劑等。高血壓病的治療要強調平穩降壓,不能操之過急。理想的降壓藥物其療效要持續、平穩、有效。因此,只需每天服藥一次的長效的降壓藥物比較理想,對血壓波動少。高血壓病的治療通常需要很長時間,有的甚至需要終生服藥。要有長期堅持,規律服藥的心理準備。治療的目的既要降低血壓,又要強化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保護作用,綜合干預高血壓帶來的危險。總之,要在醫師指導下,合理選用上述藥物
2015-12-03 22: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吳茱萸有溫中止痛,理通氣血,還能止嘔。凡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者,多與干姜、桂心、白術、人參等配伍,以溫中散寒止痛;凡肝胃不和,嘔吐吞酸偏寒者,與可干姜、半夏等溫中藥同用;若肝郁化火,脅痛口苦,嘔吐吞酸者,可與黃連合用。凡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而致厥陰頭痛,干嘔吐涎涎者,多與人參、生姜、大棗配用,以溫肝暖胃,降逆止痛;凡下焦寒糊里糊涂所致疝氣腹痛者,可與川楝子、小茴香、木香等同用。烹調用途:以果實榨油作辛辣味的調料使用,或用以制茱萸醬,為古代常用的調味品,今已少用。
2015-12-03 19: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吳茱萸有溫中止痛,理通氣血,還能止嘔。凡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者,多與干姜、桂心、白術、人參等配伍,以溫中散寒止痛;凡肝胃不和,嘔吐吞酸偏寒者,與可干姜、半夏等溫中藥同用;若肝郁化火,脅痛口苦,嘔吐吞酸者,可與黃連合用。凡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而致厥陰頭痛,干嘔吐涎涎者,多與人參、生姜、大棗配用,以溫肝暖胃,降逆止痛;凡下焦寒糊里糊涂所致疝氣腹痛者,可與川楝子、小茴香、木香等同用。烹調用途:以果實榨油作辛辣味的調料使用,或用以制茱萸醬,為古代常用的調味品,今已少用。
2015-12-03 19: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野菊花清熱解毒散風熱,佩蘭功效解暑化濕,辟穢和中。 主治 感受暑濕;寒熱頭痛;濕潤內蘊;脘痞不饑;惡心嘔吐;口中甜膩;,這些在一起寒熱搭配,芳香化濁,沒什么副作用,可以用
2015-12-03 14: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