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褚忠華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胃腸外科
-
結腸炎患者通常不建議喝牛奶,原因包括不易消化、易腹脹、乳糖酶缺乏加重腸道負擔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12-31 16:57
1.不易消化:牛奶中的酪蛋白消化難度較大,會增加腸道消化負擔。
2.易腹脹:牛奶在腸道內可能產生氣體,導致腹脹,使結腸炎癥狀加重。
3.乳糖酶缺乏:很多人腸道乳糖酶不足,喝牛奶會進一步影響腸道功能。
4.腸道負擔:本身結腸炎患者腸道功能較弱,牛奶會加重其負擔,影響恢復。
5.營養吸收:此時喝牛奶可能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不利于身體恢復。
總之,為了促進結腸炎的恢復,不建議患者喝牛奶。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結腸炎可以喝牛奶牛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鈣,磷、鐵、鋅、銅、錳、鉬的含量都很多。最難得的是,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于鈣的吸收。種類復雜,至少有100多種,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質、乳糖、無機鹽等。牛奶味甘,性平、微寒,入心、肺、胃經,具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之功效用于久病體虛、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噎膈反胃、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消渴、便秘。故結腸炎患者是可以喝牛奶的。
2015-12-03 21: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這些癥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燮理陰陽,就能從根本上治療腸炎。
2015-12-03 19: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什么是結腸炎? 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粘液便及膿血便、里急后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復發作。結腸炎的主要臨床癥狀? 本病起病多數緩慢,少數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遷延數年至十余年,常有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或持續性逐漸加重,偶呈急性暴發,臨床表現:(1)腹瀉:粘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2)腹痛: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后緩解的規律.(3)便秘,大便秘結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藥不能通便.(4)其他癥狀: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癥.怎樣診斷結腸炎 在日常生活中結腸炎是比較好確認,如有腹瀉大便不成形、腹痛、腸鳴、便秘、粘液便及膿血便,此病剛開始服用磺胺類及抗生素藥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復發后,用此藥療效甚微,應到當地醫院請專科醫生幫助診斷.1993年,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術研討會,結合我國情況擬定3試行診斷標淮:(1)潰瘍性結腸炎需先排除細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結腸炎等病因明確的結腸炎.(2)具有反復發作的腹瀉、腹痛、粘液、膿液等典型的臨床表現,至少有結腸鏡"X光線"的特征性改變中的一項。(3)臨床表現不典型,但有典型結腸鏡或X光表現或粘膜活檢組織學表現。結腸炎的臨床分型 結腸炎的臨床分型有利于治療和判斷預后,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和臨床過程,分為以下四種類型:(1)輕度型:最多見、起病慢、癥狀輕、輕度腹瀉,每天少于4次,并與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僅有少量血液粘液無全身癥狀,病變多局限在直腸和乙狀結腸,血況正常。(2)中度型:介于輕度與重度之間,腹瀉每天多于4次,并有輕度全身癥狀。(3)重度型:有發熱、倦怠、消瘦、貧血等全身表現腹瀉每天多于6次,血便或粘液膿血便。(4)暴發型:少見。慢性腸炎的中醫分型 中醫認識:認為結腸炎大多為濕熱壅結、脾腎陽虛、氣血兩虛、氣滯血瘀、飲食失調、勞累過度、精神因素而誘發。本人經過20余年臨床經驗和眾多專家共同努力總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獨特中醫分型論治,因此在臨床中取得奇特療效,從而對治愈結腸炎及預防結腸癌有一定作用。(1)腹瀉型:泄瀉、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膿血便、腸鳴及排便不暢、不盡、里急后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惡寒、頭昏等癥。(此型最易治療,一般20-60天可根治)(2)便秘型:大便秘結,如羊屎樣,排便不暢、不盡,甚則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長期腹瀉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干、腹脹貧血等癥,易惡變。(治療一般30-60天)(3)腹瀉便秘交替型:大便時干時稀、時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脹等癥。(治療一般20-60天)怎樣從根本上治療結腸炎? 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這些癥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燮理陰陽,就能從根本上治療腸炎。 山東患者劉某,腹痛腹瀉5年,服用過很多中西藥物,開始見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藥服用時減輕,停藥后復發。就診時患者腹瀉加重,大便帶粘液,每天5-6次,里急后重,大便后肛門有灼熱感,飲食尚好,但吃飯后就得去廁所,行動稍有遲緩,大便就不能控制,身體逐漸消瘦,全身無力。舌質紅,苔白膩,脈弱。根據病情,用健脾袪濕、寒熱通補法治療,服藥15劑后,大便次數減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礎上用補腎藥,用服15劑,大便基本上恢復正常。患者以為完全好了,沒鞏固治療,但因飲食不節而病情復發,大便日3-4次,病癥基本同前,但反應較輕,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繼服15劑,大便基本恢復正常,再服15劑,完全恢復正常,至今未再復發。結腸炎的治療用藥,關健是在組方,大便次數多不一定就用補藥,要辨證和辨病相結合,健脾和中和通補通用相結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癥,這樣效果才能更好。中國慢性胃腸病康復網版權所有
2015-12-03 08: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