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血常規結果,是否為生理性貧血及補鐵劑使用?
我寶寶現在剛一歲,血常規是;中性細胞絕對值3.8,中性細胞百分比48.3,血紅蛋白87,紅細胞3.68,紅細胞壓積0.268,平均紅細胞體積73,平均血紅蛋白含量23.6,平均血紅蛋白濃度324,紅細胞寬度13.8請問醫生,他這是不是生理性貧血,用不用補鐵劑?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一歲寶寶的血常規顯示血紅蛋白 87,存在貧血情況。是否為生理性貧血,需綜合判斷,包括飲食、生長發育、既往病史等。是否使用補鐵劑,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1. 飲食因素:寶寶輔食添加是否合理,是否富含鐵的食物攝入不足,如動物肝臟、紅肉等。 2. 生長發育:一歲寶寶生長迅速,對鐵的需求增加,可能導致相對鐵不足。 3. 既往病史:有無慢性疾病影響鐵的吸收或利用。 4. 家族遺傳:家族中是否有貧血相關的遺傳病史。 5. 其他微量元素:是否存在維生素 C 等缺乏,影響鐵的吸收。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建議進一步檢查血清鐵、鐵蛋白等指標,明確貧血原因。如果是缺鐵性貧血,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等。同時,調整飲食結構,增加富含鐵的食物攝入。定期復查血常規,監測貧血改善情況。
2024-12-12 07: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小兒生理性貧血:生后隨著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紅細胞生成素減少,骨髓造血功能暫時性降低,網織紅細胞減少;胎兒紅細胞壽命較短,且破壞較多(生理性溶血);加之嬰兒生長迅速,循環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逐漸降低,至2-3個月時(早產兒較早)紅細胞數降至3.0×10/12/L、血紅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現輕度貧血,稱為‘‘生理性貧血’’。
2015-12-03 15: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幾乎所有的嬰兒,在出生后3~5月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貧血,這是因為嬰兒在胎內依靠母親供給血液,自身在肝、脾造血,而出生后則由骨髓承擔起造血的任務。但這時嬰兒骨髓的造血功能還沒有完善,不能制造出身體需要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原來從母親那里獲得的造血原料也用得差不多了,正處于青黃不接的階段。所以常常發生貧血,因為這種現象是生理性的,所以稱“生理性貧血”。過了這個時期,從飲食中的原料來源多了,自身的造血細胞功能完善了,生理性貧血也就不存在了。
2015-12-03 14: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種貧血不是因為造血物質不足,也不是因為骨髓的造血功能異常,而是小兒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⑴小兒出生后建立了肺呼吸,血氧飽和度由胎兒時期的45%升至95%,血氧飽和度成倍的增加使紅細胞生成素明顯減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這是最主要的原因;⑵胎兒紅細胞的壽命比出生后制造的紅細胞壽命短(胎兒紅細胞壽命約為45~70天,生后制造的紅細胞平均壽命為120天),生后胎兒紅細胞逐漸破壞;⑶生后3個月是體重增長最快的階段,血容量增加很多,紅細胞被稀釋。
2015-12-03 11: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由于嬰兒從母體中帶來的鐵用盡以致出現貧血為生理性貧血,血紅蛋白100-110g/L,一般不需治療,等到嬰兒滿百天后,機體內紅細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骨髓造血功能逐漸恢復,紅細胞數和血色素又緩慢增加,至6個月時恢復到正常值范圍內。
2015-12-03 03: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